阅读历史 |

第330章 宝岛首映(1 / 2)

加入书签

6月5日,《恐怖游轮》港岛首映票房数据出炉。

187w港币。

港岛只是一个巴掌大的城市,再加上王树在港岛地区名声不显,哪怕寰亚作为发行方事先已经宣发吹了王树一波,首日能有这个票房已经极为不错。

要知道,日后港岛导演吴宇执导的《赤壁》,在港岛上映时首日也才183w港币。

《恐怖游轮》的187w,还要多出几万呢。

不可否认,在90年代,港岛出现过《红番区》、《警察故事4》这种票房破5000w的港片。

千禧年后,又出现了《少林足球》、《功夫》这种票房破6000w的港片。

然而,实际是只有头部的一两部港片能斩获超高的票房,港片票房前十的水平线是在1000w,再往下就是几百万,甚至更低。

之前,《满城尽带黄金甲》在港岛上映,总共也就斩获1883w,连两千万都没有。

其实,港岛电影的没落,并不是港岛没人了,而是与宝岛有关。

因为宝岛一直都是港片的最大市场。

可以说,港片能够繁华起来,离不开宝岛的市场以及宝岛那边掏钱投资的土豪。

只是,1993年宝岛那边的片商花3000w购买《济公》的版权,结果却让宝岛那边的片商血亏了。

而后,宝岛片商定下规矩,最高1750w购片,不再超过这个价格。

对此,港岛影视圈当然不满意,直接不鸟宝岛的片商。

宝岛的片商见此,呵呵一笑,转手引进欧美片。

这一手,直接让港片遭受巨大的冲击。

与此同时,无论是宝岛还是港岛的电视台又兴起了做电影频道的潮流。

一下子,片商既能赚影院的票房,能够赚电影频道的钱,两头赚。

一时间,一大堆电影频道兴起。

然后,电影刚在影院下映,只过一周就在电影频道上线。

久而久之,使得观众们学聪明了,不再买票走进影院,而是等在家中通过电影频道观看即可,反正一部新电影上映一个多月就会出现在电视里的电影频道当中。

等待的时间又不长,完全没必要浪费那个钱。

于是,恶性循环。

以及盗版横行

这一系列的冲击,再加上港岛演员经过黄金时代一个个片酬涨起来,而后面临寒冬票房又降不下来,港岛片方不愿意或者不敢投钱了。

毕竟,单单只是港岛一地的小市场,根本就不足以支撑天价片酬。

之前,港岛诸多演员片酬能高,是因为有宝岛市场。

当港片慢慢开始失去宝岛市场后,也就繁华过去,只剩下落幕。

不可否认,在两岸的另一边,还有大陆这个庞大的市场。

只是,港片进入大陆市场有限制不说,过审标准也不一样。

比如《唐伯虎点秋香》这部电影,起初就是因为想进入大陆市场,才找了巩莉出演。

等电影拍完,送到大陆影视局过审,却因内容荒诞过不了审。

《唐伯虎点秋香》因此未能在内地上映。

而且就算能在内地上映,也会面临诸多门道。

比如说,张一谋执导的《长城》是中美合拍片,除了中影和乐视之外,还有美国的传奇影业和环球影业参与制作。

环球影业同时负责《长城》在美国地区的发行。

环球影业是美国八大电影公司之一,有它在,《长城》这部电影不仅于全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同步上映,首登北美甚至在5000多家影院放映。

而《满城尽带黄金甲》这部电影,是日本公司在北美代理发行,首映时也就2000家影院放映。

差距,一目了然。

至于巩莉出演《唐伯虎点秋香》时,不愿意按照周星星的方式去演,其实事实证明她的选择并没有错。

巩莉不是谐星、不是喜剧演员,再加上那个时代的内地思想与港岛不一样,她敢那么去演,必葬送她的演艺生涯。

且不说周星星本人直至《功夫》面世才拿到港岛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就说美国的喜剧大师金凯瑞.也只是因《楚门的世界》提名奥斯卡,然后除了喜剧类奖项之外,始终与美国的各大奖项无缘,更别说奥斯卡了。

金凯瑞已经是用事实证明,在主流电影圈,喜剧演员能拿喜剧类奖项,却拿不了其它奖项,哪怕是提名都难以获得。

而巩莉,她不是喜剧演员,她若自毁形象,日后说不定难以在主流电影圈混下去。

连金凯瑞作为美国的喜剧大师都混不到奥斯卡,甚至连提名都没资格。

巩莉这种不是喜剧演员的演员如若毁了形象,所面临的后果只会更严重。

因此,她的选择并没有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