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51章 奇异之物,长龙铁车法已成(1 / 3)

加入书签

苏白眺望西方。

他当然看不到,远在西陆的封神台,与那位袈裟染血的往生佛尊。

但在他的感应之中,西极之地那一座封神台,宛如灯塔一般,指引着他的神意。

五年中,随着新法的推行,诸多道人化作了山神土地,河神水神,神道体系,已经初步有所成就。

如今,中陆亿万里的山川与河岳,已经尽数成为了他的根基,一拳一掌之间,自有山河映照。

中陆之地,已经彻底成为了他的道场。

而封神台的建立,就是他的神念,向着天下蔓延之法。

亦是他改天换地的

此时,随着西陆之上,封神台的建立,他的体内,隐隐生出了一些变化。

若他此时引动封神台,神念蔓延之地,瞬间就可以沿着冥冥之中的轨迹,蔓延到西方大陆。

但天地的变动,很容易引来天罚!

而此时,他并不想尝试,自己是否能够以大地之力,硬抗那让古天云都失败的天罚。

他需要等一个时机,一个天罚都无暇他顾的时机。

而这个时机,快要来了。

……

岁月悠悠,弹指便过。

一日两日,一年两年……

天地间,人面变换,青年成熟,老的离去。

更有新生命,啼哭降世。

时光迎来送往,永远前进,不会停息。

转瞬间,已经又是三年过去了。

三年,天地如故,山川不易,变化的,只是生活在其中的人而已。

八年时间,对于常人而言,已经颇为漫长了。

新法推行,经过八年时间的潜移默化,已经深入人心。

拳经起始篇,在诸多城池,已经成为了孩童启蒙的必读典籍。

八年中,更有不知道多少文人学子,为其详细注释。

原本的拳经起始篇,全篇不过一千两百字,但详细注释此经的文字,却已经远超亿万。

一个字,就有千种万种的涵义。

苏白传法天下,则天下皆学其法,皆承其道。

苏白虽然没有将天地精气,全部驱逐出了山河,但凡是修炼拳经起始篇的人,都可以大幅度降低灵气对于自身的影响。

八年过去,

其中的佼佼者,甚至有突破归虚境的。

大禹都城外。

八条官道,交汇之地。

此地,原本是一片荒芜,但随着大禹都城的人口越来越多,环境越来越嘈杂。

所以,也有不少人搬离了大禹都城,住在了此处。

后来,又因为大禹都城,改良了官道,此地因为地理位置极好,便也成为了,大禹都城官道的交汇之地。

过往的行商与镖师,经常有人在此修整调息,盘点货物,以求入城更快。

地段好,有商机,自然也就吸引了不少附近郡县内的村民,汇聚而来。

久而久之,也养出了此地的一片繁华。

商铺,酒楼,茶馆,乃至于客栈,铁匠铺都有,形成了一座不大不小的热闹聚集地。

当然,这座聚集地,也只有六七年的历史。

新法推行之前,没有城墙的聚集地,在野外很容易引来妖鬼的袭杀。

但现在自然不必担忧了。

聚集地内,一处茶楼中,人声鼎沸。

来自天南海北的客商,都在互相高谈阔论,说见闻,谈商道,感叹世道的变化。

在座之人,有走镖的,有行商的,也有访亲探友的,各种人群,络绎不绝。

一时间,显得颇为嘈杂。

呜!

某一刻,一声高亢入云,又久经不息的声音,响彻在此处聚集地中。

茶楼,酒楼,乃至于街道上的诸多行商,镖师,全都被吸引了眼球。

只见荒野之中,那一条笔直的官道上,一头宽达一丈,高三丈有余,长有数百丈,好像巨蟒一般的庞然大物,快速疾而来。

那座庞然大物,发出巨响,带着肉眼可见的气流,从极远处狂飙而来,色彩明亮的车身,在此时更是迸发出了刺眼的光芒。

“是铁车来了!”

见到这一头庞然大物,不少人习以为常了,却也有很多人,惊呼连连。

此车名为“铁车”,一日一夜,便能携带数千人,奔行万里,是当今天下间,最为便利的交通工具。

整个大禹仙朝,也不过只有几百辆,平摊下来,一州只有几十辆。

相传此物,乃是以特殊的灵材打造而成,上面刻画着铁马道符,暗合着天地山川之气,极为珍贵。

但更珍贵的,则是那些飞驰的铁道。

这一条条铁道,是推行新法之初,就已经开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