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68章 投资谈成(1 / 4)

加入书签

深城公司这边发展非常顺利,吴毓丞利用身后的关系,接了几个大单,利润相当可观。

商务酒店和办公楼的建设,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

公司其他业务也正常运行,逐步发展。

刘玉河、陈维国等人都全国各地的跑,为公司拓展业务,一个个忙的成天见不着人影儿。

不出陈瑞卿所料,周明远的提议,最终被省里给否了。

省林业局认为,松江河林业局本身就有制材厂、纤维板厂、胶合板厂、冰棒厂等。

而且林业局下属的林场,也都有木材加工厂,没必要再单独建一处什么木材综合加工厂。

尤其是,还要跟港资合作,这种从来就没有先例,怕是会引来不少麻烦。

周明远找了不少关系,可这个提议还是没有被采纳,只能无奈联系盛希平。

盛希平知道后,也挺无语的。

或许,这也是许多国企的通病,骄傲自满、固步自封,没有改革进取的精神,不愿意跟上外界的步伐。

直到被甩的远了,再想调整方向,为时已晚。

算了,林业局这边既然行不通,也不必强求。于是盛希平打电话给陈瑞卿。

“弟啊,哥这几天忙着春交会的事,过两天,我要带队去羊城。

这样,你用你港城公司的名头,弄一张入场券,也过去转转看看。

然后咱哥俩找个机会,在羊城碰面,见面了详细说。”陈瑞卿在电话那头这么说的。

盛希平一听,有道理啊,他既然做进出口的生意,是该去春交会上看一看。说不定,又能发现商机呢?

于是,盛希平利用港城公司的名义,从羊城春交会主办方那里,弄到了入场邀请函。

之后,盛希平又让港城公司的总经理,带几个人过来。

港城公司现在主要就是帮着深城这头处理各项进出口的手续等事情。

那位总经理实际上也就是个摆设,属于是钱雇那么个人充门面,实际上根本接触不到核心业务。

羊城春交会一般在每年的四月十五号到五月五号,分三期。

盛希平对

让盛希平比较惊讶的是,今年县里也来人参加春交会了,这倒是挺新鲜。

在盛希平的印象里,抚松算是个农业县,工业不算发达,没有啥特别大的工业企业。

抚松主要特产,就是人参,这玩意儿都是省参茸公司全额收购后出口,根本用不着来参加春交会。

盛希平本以为这又是个来凑数的,就没太在乎。

却没想到,一个抚松下属的国营参场,却在这一届春交会上崭露头角,创汇三百多万美刀。

这个数字,属实有些惊人了。

要知道,吉省七九年才开始尝试自营出口,八三年全省各类商品总出口额,也一亿多美刀。

其中,占大头是的玉米、大豆、园参、豆饼、冻牛肉、薇菜干等农副产品,以及钨铁、铬铁等工业原料。

这些没有多少技术含量的产品,一般是不能送来参展的。

盛希平的公司,去年各类农副产品出口总额,也不过才三四百万美刀。

这个县属国营参场,光是一届春交会就创汇三百多万,成绩可以说是相当亮眼了。

“哥,恭喜啊,没想到今年春交会上出来匹黑马,咱省春交会上创汇额又创新高,喜事啊。”

春交会

盛希平把陈瑞卿给约出来,俩人找了个小酒馆,一边喝酒一边闲聊。

“可不是怎么地?原本省里就是想给个名额试试水,哪曾想一参场有能人,今年一下子就放了个大卫星。

哎?这个一参场,也是抚松的,好像在一个叫东岗的地方,离着你们松江河远不远?”

陈瑞卿对下属各县市可以说了若指掌,但是底下的乡镇,他就没那么清楚了。

“不远,东岗乡跟松江河镇挨着,中间有一小片树林。

前川林场旁边那个大碱场村,就归属于东岗乡管辖。”盛希平笑呵呵的给陈瑞卿解释。

“呦,离着这么近呢,那伱认不认识一参场的人?

说不定你俩交流交流,能琢磨出什么新点子呢。”陈瑞卿眼前一亮,觉得这是个好主意。

“不认识,我这头属林业局,东岗属于地方上,平日里没啥接触。”盛希平摇摇头。

说实话,他对一参场这位能人也挺好奇,要是有机会,真应该见一见。

“这样,你等我消息,我给你组个局,把通化地区、抚松的几位领导,还有一参场那两位,都介绍给你。

你不是要回去投资建厂么?眼下就是个好机会。

趁着他们都在这边,还有我的面子,酒桌上就把事情给办了。”陈瑞卿灵机一动,忽然想到了好办法。

盛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