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六十一章(2 / 2)

加入书签

早的就在院子中间设好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

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月下,红烛高燃,三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章云娘切开团圆月饼。

章云娘三人祭拜完月神后,银杏端出菜品供过祖先和陈安平后,章云娘又将菜品回锅加盐,再端上桌。

三人围着圆桌分坐下来,举杯共饮桂花酒。

陈幼筠虽小,因是佳节,也喝了小小的一杯酒,应个景儿。

这是三人流落杭城之后,第一次安安稳稳的过节,章云娘和陈幼筠、银杏三人相视而笑,这笑里饱含着些许心酸,更多的是高兴。

来日可期!!

临睡前,三人约好,第二日一起去钱塘江边观潮。

杭城风俗,四时奢侈,赏玩殆无虚日。

西有湖光可爱,东有江潮堪观,皆绝景也。

每年一到农历八月,钱塘江潮怒胜于常时,杭城人自十一日起,便有前去观潮的人。

到八月十六、十七日、十八日全城的人都倾城而出,车马纷纷,去往钱塘江观潮。

八月十八日最为繁盛,到二十日则观潮的人就会渐渐的少了。

十八日因为有杭城帅司到郊外,教习节制水军。

这一天,从庙子头直到六和塔,家家户户的楼屋,都被达观显贵等雇赁作看位观潮。

绵亘30余里的江畔,布满了专为观潮扎缚起来的彩棚、看幕,连一块可以安坐的空闲地方也找不出来……

十六日一早,三人匆匆吃过早饭,就赶着出发,去看钱塘江大潮。

因为去晚了,就抢不到好位置。

闽大郎赶着车,妹妹抱着弟弟,载着章云娘、陈幼筠、银杏赶往观潮点。

等他们几人到达岸边后,才发现岸边围满了人,几人赶紧找了一处高地,你拉我拽的站了上去。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这是苏东坡咏赞钱塘秋潮的千古名句。

陈幼筠未见潮影,先闻潮声。耳边传来轰隆隆的巨响,江面仍是风平浪静。

响声越来越大,犹如擂起万面战鼓,震耳欲聋。

远处,雾蒙蒙的江面出现一条白线,迅速西移,犹如“素练横江,漫漫平沙起白虹”。

再近,白线变成了一堵水墙,逐渐升高,“欲识潮头高几许,越山横在浪花中”。

随着一堵白墙的迅速向前推移,涌潮来到眼前,有万马奔腾之势,雷霆万钧之力,锐不可当。

气势磅礴,潮景壮观。

咆哮而来的潮水遇到障碍后将被反射折回,在那里它猛烈撞击对面的堤坝,然后以泰山压顶之势翻卷回头,落到西进的急流上,形成一排“雪山”,风驰电掣地向东回奔,声如狮吼,惊天动地,犹如万马奔腾,蔚为壮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