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五十一章天大的笑话(1 / 2)

加入书签

这就好比一个大美人和一个大丑,大美人只要化个淡妆,再把自己打扮一番,那就是大美人了。但如果是一个丑陋的人,那就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赵德柱在书籍上,也见过关于祥瑞的记载,但今日,却是第一次亲眼所见。

要知道,在书籍上的介绍中,他根本就没有想到,这东西竟然会被人用这种夸张的语言来刻画,实在是太夸张了。

不过,尽管周穆森说的很夸张,但他还是成功的完成了这只蛤蟆的制作,足见他在木雕方面的造诣,已经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

张弓看着眼前这只“钱币蟾蜍”,嘴角抽搐了一下,还是一副不屑一顾的样子。

“同样是兽,一只是图画,一只是模型,完全无法比较。”

“你弄出的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自然会引起更多人的注意。”

“如果是一样的厨艺,你未必能赢。”

一开始,所有人都以为张弓说的是气话。

不过,一直以自己是顶尖高手自居的周穆森,被张弓这么一说,立刻就不高兴了。

张弓的话,无疑是在贬低周穆森精心复刻的那只“钱币蟾蜍”,因为两人的作品完全不同,根本无法相提并论。

“张弓大师,在下敬您是一代大师,如果您不讲道理,那么在下想要请教一下,您要如何对比,才能将两件作品进行对比?”

华夏的传统技艺,从来都是一个“先有鸡,后有蛋”的问题,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都无法得到一个令人信服的回答。

而不同的技艺,也会面临这样的问题:如果一个人的技艺和材料都是顶尖的,那么他的技艺在同一种技艺中是可以发挥作用的。

可是,如果将这件作品与其他的作品做比较的话,那么,这件事情的答案,就会有疑问了。

听到周穆森的问话,张弓微微一笑,随后回答道。

“我就猜到了。你不是说自己的复刻模型水平很高吗?叶天也会复刻,如果你认为自己的画很好,但是却很难,如果叶天真的完成了,那你的面子往哪里放?”

张弓的这番话,落在吴所为和周穆森的耳中,却是让他们有一种不死不休的感觉。

如果叶天曾经触碰过木雕很久,他的这番话,或许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但叶天还没有复刻出自己的第一个木雕,如果说他还能打败大名鼎鼎的周穆森,那就太荒谬了。

而且,周穆森所制作出来的“金币蛤蟆”,也是一件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品。

吴所为看了一眼张弓和周穆森,然后朝李树走了过去,小声的问道。

“李树院长,你觉得我们该如何是好?叶天师傅用的那桶捏泥,虽然品质很高,但论稀有程度,还是周穆森师傅的那桶泥,要好上许多。”

对于吴先生来说,叶天拿出的这份“白斩鸡”模型,就像是一道普通的家常菜,被他做的惟妙惟肖,让人看不出任何的破绽。

周穆森拿出的这只“金币蛤蟆”,却是另辟蹊径,将这种只存在于传说中的祥瑞之物,展现在了所有人的面前。

而且,不管是谁,都会觉得这只蛤蟆栩栩如生,再加上周穆森精湛的医术,让这只癞蛤蟆,变得更加的有福气了。

两种截然不同的写作方式,在这一刻,变成了最艰难的抉择。

但,吴所为却是为了自己的名声,而做出了第二个决定。

听到吴所为的问话,李树脸色凝重的点了点头。

按照李树的说法,如果周穆森能够给这些年轻人一个面子,给他们一个机会的话,这件事也不是什么难事。

但周穆森已经表明了自己的立场,想要拿到这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这让事情变得更复杂了。

毕竟,如果让李树在这两种情况中做出一个选择,那就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

“从材质上来看,吐蕃人使用的捏泥,没有任何问题。”

“但周穆森所用的梧桐木捏泥,也是一种很不错的木材。”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不管是模型还是画,都不能吃东西,黄金的含量很高。”

“而这两个人,在复刻的内容与技艺上,也是殊途同归。”

“正因如此,你才会犯下这样的错误。”

身为京城校史馆的馆长,李树做的很多事情,都是客观公正的。

吴所为听了李树的话,心里终于放下了一块大石。

虽然这一次的事情,让他很有可能会受到一些刁难,不过只要不被撤职就行了。

沉默了许久,周穆森才忍不住出声。

“好吧,我虽有疑虑,但张弓,我还是相信你的。”

“既然这样,那就把这一个名额放在一边吧,我倒要看看,这个来自山村的小手工师,到底有没有他说的那么牛。”

“如果叶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