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91 一九一·【第三个世界·西洲曲】·89^^……(2 / 3)

加入书签

r> 盛应弦的心里一瞬间已经飞驰过无数念头,但表面上,他依然沉稳若定地对张伯衡道:“郑尚书已紧急入宫求见皇上,待他拿到特旨,就可去西门外调动翊麾营……到时候里外夹击,北大营之危可解!”

张伯衡也不是蠢人,刚刚一察觉城外有变,已经命人将城门关了五分之四,只留一条不大的缝隙;如今盛应弦拿着御赐宝剑来了,摆明正是要来替他扛责任的,他也就放心大胆地在无谕旨的状态下,直接下令紧闭北门。

此时听了盛应弦的话,他也就笑了笑,应道:“如此甚好,我也就放心了——”

他一句话还没有说完,禁都卫指挥使孙中行也紧跟着赶到了北门。

三人在城楼上一会面,谁也不是蠢人,都有自己的一些消息来路,孙中行立刻道:“伯衡兄这里可需要支援?”

张伯衡犹犹豫豫地望了一眼北大营的驻地方向,道:“如今还没有乱军往这边过来……北门的兵力暂时还够,但不知其它城门情形如何?”

中京城实则有八个城门,孙中行也算是得力,他来晚了,正是因为他等着其它七座城门的消息传到。此时听了张伯衡的问题,点点头道:“暂时都还安静,城门附近并无北大营乱军。只是……没有圣上谕旨,我们也不能私自做主关闭京城八门啊……”

盛应弦语气急促道:“这个由我一力承担,孙兄可否下令其它七座城门也停止进出,关闭至仅能容一人通行?这样万一哪座城门有乱军接近,可尽快紧闭城门拒敌——”

孙中行与张伯衡闻言对视一眼,脸上的表情多多少少都有些为难,还有些“盛六郎今日为何应对如此激进”的困惑感。

但说完了这些话,盛应弦即一抱拳,向着孙中行与张伯衡一揖到底,语调铿锵有力。

“愚弟有紧急事务须立刻去处置,京城防务、北门防御,暂且就尽数托付于两位兄长了!”

孙中行与张伯衡一听这句话,相顾失色。

虽然平日里或许他们喝多了酒,也有点气不过这位盛六郎圣眷深厚,飞黄腾达;但盛六郎的能力和品行都是极其信得过的,在这种城外北大营状况不明的时刻,盛六郎要甩手走掉,这怎么行?!

两人对视一眼,就要上手来拉盛六郎。

“六郎,你这可不行……这会儿北大营还不知道是何等状况,杜家一家子还在城里,哥哥我就是个武夫,这其中关系何等复杂,哥哥我可折腾不来……”张伯衡苦着脸率先开口。

孙中行与盛六郎之间的关系没有那么亲近,禁都卫平时底下人或许也没少跟云川卫的人别苗头;但事到临头,孙中行还是挺能放得下身段的。

“六郎,六郎,且莫走。有什么不了之事,愚兄好歹管着这京城的一亩三分地,多少也能帮一把……”

盛六郎闻言倒是抬起头来瞥了他一眼。

孙中行一愣。

直到这时他才看清楚盛六郎的表情。

令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此刻盛六郎的那双眼睛。

他的眼眶与眼白几乎已经全红了,像是落入陷阱、绝望挣扎的野兽,还不知道是否能够逃出生天,因此那股愤怒、悲伤与力量无处发泄,全部灌注在他的眼中——

孙中行也算是见过许多世面之人——他的祖父就是太师孙宣——但他此刻硬是结结实实地被盛六郎的表情和眼神吓了一大跳。

“你……”他脱口而出。

但盛六郎很快就重新垂下视线。

这个时候孙中行才发现,盛六郎握着那柄御赐宝剑的右手仿佛极其用力,绷得肌肤泛白,手背上都绽出了青筋。

“……抱歉。”他听见盛六郎低声说道。

“若郑大人能请到谕旨,调动翊麾营,那么北大营之困可解,北门也应保无虞。即使翊麾营不出动,北门也不是一时半会儿可以被攻下的。一旦北门遭受攻击,翊麾营不管有没有接到旨意,都是必要来勤王的……”

孙中行:“……”

张伯衡:“……”

对,盛六郎说得对。

可他们这不是……没信心嘛!

孙中行是孙太师的长孙,张伯衡是张皇后的族侄。他们都是簪缨世家的子弟,本就享福得多、锤炼得少;虽然他们自己也有一番本事,但年纪轻轻走到这个位置上,多少还是因着各自的家族背景。因此,涉险时他们的应对经验可比盛六郎要少多了。

他们自己也有这种自知之明。但是……

张伯衡苦着脸道:“翊麾营才三万人马……北大营可是号称有十万精兵啊,六郎……”

盛应弦已经转过身去。

“我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