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68 一六八·【第三个世界·西洲曲】·66^^……(2 / 2)

加入书签

署被镇抚使大人当众狠踹一脚,袍子上印着个大脚印回的家!”

然后她跟着那内官一道大笑,“哈哈哈哈哈哈……”

总算是把那老内官哄得心花怒放,带她又去了东配殿,但这回是另外一个墙角,只有一个金匮,打开来里头只盛了大半满,还有许多簿册边缘上都给燎黑了,有几本甚至纸页缺了一小半都有。

老内官如常替她点了几盏羊角灯,灯罩罩好就出去了。谢琇立刻卷起袖子,一通翻找阅看。

到了傍晚,她又面色如常地出来,再四谢过那位老内官,骑上马走了。

不过这一回,云川卫官署里既然已经没有盛指挥使替她提供掩护,她索性就大摇大摆回了侍郎府,敲门进去了,心想在这人心惶惶的时刻,云川卫有那么几个依然忠于指挥使的小校,也是说得过去之事,又有什么怕不好收场的?

她也的确在神御阁又查到了一点奇怪的线索,但如今高坐于侍郎府正堂,茫然四顾,却没有一个能够与之商量的人。

白天的时候她尽量给自己安排了满满的事情,忙忙碌碌,心神便也被占据了,竭尽所思,在发黄发脆的前朝旧档里,一行行文字间,寻找着些许隐秘的突破口。

可是到了夜间,深浓的夜色掩映上来,天空中只有一弯残月,看着就无端的孤清。

这个时候,是最容易引起人的离愁别绪的好时间。

谢琇走出门去,停在庭院里,遥望着夜空里的那一弯冷月。

看得多了,眼睛模糊,竟然以为那弯冷月也像是画画时笔尖的一滴月白颜料,滴在墨砚里,在墨汁中慢慢地晕开了,边界再不分明。

然后她听见庭院的门口有人在说话。

“纪姑娘,老爷回府了,请您到前院书房,有要事相商。”

谢琇一抬眼,发现是青枣。

她心想,也是时候了。

……

吏部左侍郎盛和礼,这个人名,在今天之前,对于谢琇而言,宛如一个稍微熟悉点的NPC,还不如他的长子、盛应弦的大哥盛应弘,在她这里熟悉度要更高一些。

老实说,盛侍郎平时表现得就如同一位标准的封建家庭大家长一样,白天上朝、上衙门,晚间回府,但他也自有一套婢仆侍候他,平时并不用纪折梅这位代掌中馈的未来儿媳照应。

即使是送到门上来的帖子,谢琇处理不了的,也都可以拿给盛应弦或者他的大哥盛应弘拿主意。又因为“纪折梅”在名义上来说还未过门,盛侍郎从一开始就直接传令免了她的晨昏定省,因此谢琇平时压根没多少机会能看到他。

原本她也觉得,背景板NPC也不用她太劳神,就这么混过去算了。但如今盛应弦乍然被带去了刑部大牢,身历其境,她才明白,在这个剧情点上,她压根就绕不过盛侍郎这个NPC,反而还要仰仗他的地位和人脉,即使不能真的把盛应弦尽快地救出来,至少也得靠着他打探消息。

谢琇进入书房,看到盛侍郎正负手站在一面墙壁之前,那面墙上挂着一轴山水图,他好似看得非常认真。

谢琇犹豫了一下,因为不知道这种情况下,深更半夜,以他们这样的身份,单独面谈,是否合宜。

她当然不怕那些腐朽的礼教规矩,但她不能泄露了“自己其实并不在乎礼法”的这个秘密。因为这就等于变相的崩人设,而这是时空管理局那些规条中最不能违背的法则之一。

她踌躇了一下,最后决定还是停在门口,略向着盛侍郎的背影福了一福,道:“……盛伯父。”

在“纪折梅”还没有过门之前,按照江北盛家村里的旧称,无疑是安全的选择。

盛侍郎微微一震,转过头来,看到纪折梅谨慎地站在门口、她身后的房门还半敞着,犹豫了一下,还是说道:“事急从权,门外守着的都是老夫的心腹,贤侄女还请进来说话。”

这句话背后的意思很明显,就是——“你我有不能被别人听去的机密事项要商谈,礼教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须得关门密商”。

谢琇心下一沉。

她知道在原作中,那些幕后黑手其实只是想把办事最得力的盛指挥使投入监牢、拖延一段时间,好让他们的密谋得手。所以盛指挥使除了在狱中没吃好也没睡好之外,还真的没有受什么大磋磨。

但如今,他的父亲却要无视礼教,希望与她闭门密商要事。

这说明什么?

……说明,盛侍郎即将对她说出的事情,比有可能触犯礼教、落下骂名,还更重要一万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