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05章 大乾元(2 / 4)

加入书签

这艘五百吨的乾船上,看到插肩而过的千吨巨舰,内心的震撼是无疑伦比的。

在釜山的时候,她可没有见过如此庞大的船只!

这是因为,虽然说千吨级别的乾船更加好用,全寿命综合运输成本也更低,但是这种船采购起来还是太贵,不是实力强大的贸易公司,根本就买不起,用不起的。

如今能够购买并运用这种船只的,都是国内著名的几家贸易公司,而且清一色都是用来执行远洋航线的,又以跑南洋和印度航线、东洋航线为主,一般不会用来跑国内近海航线的。

其中最为主要的用户,就是大乾西洋贸易公司了,大乾西洋贸易公司,跑的是印度航线,甚至是更远的西亚航洋以及北非航线。

今年,他们更是打算派出一艘船只,随同西班牙的船队一起前往欧洲进行贸易呢。

不管印度航线还是欧洲航线,航线路途远,海况复杂不说,而且还有葡萄牙人三天两头找麻烦,西洋贸易公司的商船需要极强的自保能力。

再加上西洋贸易公司财大气粗,所以才陆续订购了十多艘这种千吨巨舰,目前已经有了五艘正在服役,每年往返于各条远洋航线。

而其他贸易公司,其实订购的不多,通常来说,实力比较强悍的贸易公司才会订购一两艘,作为公司旗舰,体现公司的实力,当然了,更多的还是为了赚钱。

这种千吨巨舰,乃是属于典型的前期投入大,但是后期收益更大的船型。

宋丸子初到上海,就是和很多第一次到上海的人一样,立马就是被繁华无比的上海所震惊。

来往的众多船只,庞大的千吨巨舰,岸边码头一排排几乎数不清的船只,还有岸边的高楼大夏,无一都是在说明着上海的与众不同。

上海作为大乾最为庞大的城市,其工商业的实力是其他城市无法撼动的,那怕是作为首都的金陵城,在其面前都得甘拜下风。

震惊过后,宋丸子和其他人一起,乘坐船只靠近码头,然后踏上了上海的土地!

随后,她和公司的其他几个人一起,坐上了一辆非常奇特的马车,这辆马车的轮子,都是形式在地面上的固定铁轨上的。

这辆马车和她以往所看见的所有马车都不一样,不仅仅是铁轨,而且这辆马车的车厢非常庞大,而且还有着上下两层的车厢,比她之前见过的那些四轮货运马车还要大。

这上下两层的车厢,足足坐上来了至少四十个人,上层的车厢没有顶棚,只有座位,巨大的车厢上,刷着几个大字,上书‘上海公共马车公司’‘九号线’等字样。

更奇怪的是,这辆庞大的马车,前头竟然只有两匹马在拖拉!

这几乎是颠覆了她的观念!

只用两匹马,就能够拉动这么庞大的马车以及上面的四十多人,这在她看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但是是就是如此,这辆庞大并且满载了乘客的马车,竟然是真的被两匹马就是拉动了起来,然后在铁轨上缓慢动了起来!

这不科学!

这远远超出宋丸子的想象!

不过虽然震惊,但是宋丸子好歹也是见过世面的人,同时大名之家出身的她也是不会轻易表露自己的震惊,所以心中虽然震惊,但还是装作和其他人一样,一副习以为常的样子。

当车夫挨个收取车费的时候,她也是和同事一样,拿出了十文钱的纸币支付了车资。

十文钱的车资,对于当代的穷苦百姓而言,自然是有些昂贵的,不过对于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来说,却算不说多贵了。

根据统计,上海这边的人均收入,尤其是以各大工厂里的普通工人为代表,其每月收入大约是在两元左右。

根据近期的铜币和银币的兑换比例,大体上,一两银子相当于九百六十文。

也就是人均收入大约是两千文左右。

当然了,两千文的月收入里,很多还是需要养家糊口的,因此这种公共马车也不是什么人都舍得坐的,对于普通人来说,偶尔做一做自然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想要天天坐着上下班往返,通常来说都是收入比较高的中高层群体才可以了。

不过让宋丸子觉得稀奇的是,支付车费的人,大多都是用的纸币,而不是她在釜山里看到的那样,大多是使用硬币。

十文币值纸币,算得上是目前大乾流通量比较大的纸币之一了,流通量仅次于一文币值的纸币。

当初第一次到釜山的时候,宋丸子还是有些怀疑,这些轻飘飘的纸张是否真的能够作为钱来使用,但是很快就是知道,这种纸币是真的可以作为钱来使用的,只不过在釜山的时候,很多人不收而已,只有一些大商家之类的才会收这些纸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