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02章 不甘于联姻(2 / 4)

加入书签

满十四岁,不超过三十岁,身体健康!

换个词其实可以更好的形容,那就是‘适龄生育女性’。

至于身材好不好,相貌好不好,有没有学识之类的,完全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因此虽然第一批相亲女性只有三百多人,但是剩下的一千多人联姻委员会也没有把人家赶回去,而是就地安置后,准备第二次的相亲大会。

第二次的相亲大会,组织的人群就不是官兵为主了,而是来源相当复杂,原则上只要是大乾男子都可以报名,缴纳一定的介绍费后,并先行订购一张可以回国的船票,那么就可以来参加这个相亲大会。

收取的介绍费,这个费用并不高,主要是为了补充联姻委员会招募扶桑女性以及组织相亲大会所花费的经费。

还有订购船票这一规定,这是也是需要的。

毕竟这些大乾男人最后都是要回国的,为了防止这些人玩过之后一走了之,扔下一大堆的扶桑单身女子,所以才会有强制规定,想要来参加相亲,必须先为这些扶桑女子订购一张船票,到时候不管是这些人是否会抛弃这些扶桑女性,这些扶桑女性都能够坐上前往大乾的船只。

这张预定的船票,并没有明确规定时间之类的,只是绑定了个人身份,任何时候,这个扶桑女子都能够找到联姻处,然后得到一张回国的船票。

当然了,想要得到这张船票,扶桑女子也必须在相亲大会上,找到适合的丈夫,或者说情人。

这一次参加相亲的大乾男子,预计人数将会超过千人,基本上以往来大乾和扶桑的人群为主,主要是各大贸易公司的员工,尤其是水手。

大乾和扶桑的贸易往来非常频繁,每年都会有大量的船只在东洋航线上跑,由此带来了大量的大乾人,而这些出海工作的大乾人,基本上都不可能是拖儿带女的,往往都是单身一人。

在过去里,实际上这些人也是会找当地的扶桑女子当侍女,妾室之类的,当然了,更多的还是会流连于各大港口的青色小楼里。

这些单身人群,对女性也是有着比较强的需求的。

不过这些人,总体上来说还是不算多,至少对于扶桑列岛属于百万级的适龄生育女性来说,太少太少了。

真正的大群体,还是以国内的单身人口为主。

这一点,联姻委员会非常清楚,他们如今搞的这两场相亲大会,只是为了进行试探而已。

和他们预料的一样,第二次的相亲大会也算是比较成功,一千多名扶桑女性,除了少数长相奇特的,其他大部分也都是找到了丈夫、情人。

即便是剩下的几十个长相奇特的扶桑女性,联姻委员会也没有打算就此把她们送回家,一方面这是处于人道主义,要是把她们送回去,这些女子的下场估计很不好,因为这一千多名女性,不管是家人同意,还是说偷偷跑来的,其实都有同一个处境,那就是活不下去了。

另外一方面,就算是这些少数扶桑女性长相奇特,但是联姻委员会又不是什么选美委员会,人家才不管呢,他们看到的只是这些女子就算是丑,但是依旧是适龄生育女性。

但凡是适龄生育女性,都是他们的目标!

既然相亲大会上没人要,他们就是准备把这些人直接送回国去,让她们回到大乾本土后生活,至于怎么生活,这个倒是不用太担心,如今的大乾承平已久,只要肯努力工作,哪怕是孤身女子也是能够活下去的。

总之,联姻委员会是不会把这些适龄生育女性留在扶桑的。

连接两次的相亲大会,成功的从扶桑带走了一千多名的适龄生育女性,让联姻委员会信心大增,他们给夏伍六两做报告的时候,提出了争取在本年度,达成五万人的目标。

而到了明年,要把这个人数扩大到十万人以上。

联姻委员会的信心,也是让伍六两松一口气!

对扶桑实施特定的联姻政策,这是大乾高层决定下来的目标,对外宣传的虽然是为了加强民间友好往来之类的,但是很多大乾高层都知道,这种联姻政策的核心目的,就是为了削减扶桑的总人口数量。

要不然的话,为什么这个联姻政策里,只片面鼓励支持扶桑女性嫁给大乾男人,而不是鼓励大乾女性嫁给扶桑男性呢。

信心大增之下,联姻委员会也是准备搞一次大动作了,这一次他们准备直接把大量的扶桑女性运输回国,然后回国后组织类似的相亲大会。

初步组织的人数就是两千人。

人数少了不好操作,人数多了同样也不好操作,因为这里头也涉及到一个经费的问题。

虽然说大乾为了联姻政策,也是拔下了活动经费,但是总额并不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