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96章 粮食不能乱(2 / 4)

加入书签

说他们和欧洲人,印度人喜欢随便大小便什么的,实际上在如今的农村地区,农家肥乃是极为重要的战略物资,农民们才不舍得随便大小便浪费农家肥呢。

不过,这并不能说明他们的卫生素质高!

他们会在厕所如厕,但是并不代表他们如厕后会洗手……

此外一些卫生常识也是不知道的,乃至普遍存在着人畜混居的情况。

平日里,农村地区的人口密度非常低,倒也不会说出现什么问题,但是现在安置营地里小小的地方拥挤着几千人口呢。

哪怕是营地里安排了大量的士兵进行巡逻,也是让带领这些村名的各镇官员以及各村的官员严厉掌管卫生问题,并且已经提前准备了大量的公共厕所,但是卫生状况依旧是相当的不乐观。

为了控制卫生问题,避免疾病的大范围传播,所以当地的官员们就是采取了非常严格的管理措施。

营地内,部署了一队约百人的预备师部队,此外也是抽调了大约百名巡警,另外加上数十名官员,管理着这座安置营地。

等安置来的民众都是以家庭为单位,住进了各帐篷后,原先各镇各村的官员们就是开始挨家挨户的上门,告知他们的一些注意事项,尤其是卫生问题更是要注意。

同时也是让各家各户及时去登记,免的错过了发放土地以及工作。

第二天开始,为了避免移民们闲着闹事,官员们就是开始组织移民进行基建工程了,虽然说天气阴沉沉的,时不时还下个小雨什么的,并不适合进行大规模的基建。

不过情况紧急,也是顾不上许多了。

进行的基建,自然就是修筑新的城市!

不过这修筑新的城市并不是传统的城市,有个围墙啊什么的,而是典型的居住区和工业区,居住区自然就是这些民众们自己住的房子,毕竟不能一直住在帐篷里。

而工业区,则是以后他们工作的地方!

不仅仅是男性劳动力上阵,就连普通的健妇乃至老人,都是一起上了。

虽然都说什么男主外女主内,男的工作养家,女的相夫教子,但实际上这种事一般只存在于地主士绅家庭。

普通农民家庭是玩不起这样的模式的!

不仅仅男人要下田地,女的也要。

不仅仅壮劳力要,而且老人和孩子同样需要!

全家上阵种田,这才是农村社会的正常现象。

即便是在城市里,普通女性大多也是要工作的,以帮补家用,能够待在家里相夫教子的,那都是体面人家里的女性。

所以,大乾王朝在楚行的领导下,一直都是没有喊什么解放妇女,让女性工作的口号之类的,因为本来就已经是这样了!

还解放个毛!

再解放,难道还想要达官贵人,体面士绅家里的女眷出来抛头露面不成?

虽然说建设新家园很辛苦,不过对于桃源县的这个安置点的四五千百姓来说,他们的灾难已经过去了,洪水什么的和他们已经是没有关系了。

但是在洪泽湖大堤以及淮河下游及中上游的各支游两岸,却是依旧有着众多人为了保卫自己的家园,奋战在大堤上。

几乎所有受灾地区的青壮力,都是被当地的官府给组织起来,修筑河堤,抵御洪水。

哪怕是这种征召官府只管饭,甚至有些地方因为物资不足,连饭都需要村民们自带,但是绝大部分百姓还是心甘情愿的进行抗洪。

因为他们都知道,他们不是为了保卫官老爷而上的堤坝,而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家园上的堤坝。

当然了,不管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都会有一些刺头,他们不愿意接受征召而躲避,哪怕是被征召了去也是偷奸耍滑。

对此,官方也是不会有丝毫的手软!

躲避征召的青壮力一被抓到,那下场可不怎么好,直接杀了或者判罪倒不至于,但肯定是会送到最危险,最辛苦的地方劳作,能活下来算你命大。

面对滔天洪水,大乾的官方可不会有太多的顾忌!

万一心存妇人之仁,到时候毁掉的将会是大半个江北道以及大半个凤阳府。

上到官员,下到民众,都是为了这场洪水而奋战着。

身在金陵城的大王楚行,也是非常关注黄河—淮河洪灾的情况!

如今几乎每一天,他都能够接到来自河南、皖北、江北、山东等地区的灾情报告,有些是成功抵御洪水的捷报,而有一些则是没能抵抗住洪水,导致发生洪涝的报告。

虽然说,整体上并没有发生黄河大范围决口的情况,但是小决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