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75章 人心变动(2 / 4)

加入书签

是他来完成。

程副业率领前锋部队离开邵阳城后,直接朝着东北方向而去,看似是去长沙,但其实不然,他们所去的方向其实是衡阳和长沙之间。

战术目的很简单,那就是阻止衡阳之敌逃到长沙去!

面对己方大军的重压,难保敌军不会主动放弃衡阳,然后把所有兵力都聚集在长沙,这样的话,想要短时间内拿下长沙就更加困难了,哪怕是第一兵团和第二兵团合兵一处也是很困难。

所以这支前锋部队的任务就是要把衡阳方向可能增援长沙的敌军给拦截住,如果敌军数量众多拦不住,但是也要拖住,等待第一兵团主力上来。

程副业的前锋部队东进后,邵阳城里的第一兵团其他部队也是陆续出城,不仅仅是作战部队开始出城,更多的还是运输辎重的辎重部队以及后勤部的运输团里的民夫们。

为了供应第一兵团主力远征长沙,后勤部在短短五天内,就是征召了五千民夫,同时还抽调了原有的五千多民夫,组成了上万人,编为五个运输团的民夫运输队伍,负责为第一兵团的主力部队作战供应各类军需。

这也就是前期作战计划不算太远,只有四五百里而已,而且一路上的后勤补给线是能够得到保障的,所以运输的压力还不算太大,如果是像第二兵团那样,连补给线都没有,单纯靠随军的民夫所携带的辎重作战,那么就得和第二兵团那样,出征的时候也得带上三四万人了。

而且考虑到届时还需要为第二兵团供应各类的军需物资,所以湖广方向的后勤压力还是相当大的,后勤部的官员们已经是开始大规模征召民夫,加大运输量了。

按照预计,如果两军汇合之后,后勤部为了维持两军主力部队的后勤补给,至少要征召五万人以上的民夫用来维持湖广方向的补给线。

不过这都是后续几天的事了,也是后勤部那些官员们的事,李大虎可是不会为此而浪费时间,结束了全军的战略会议后,就开始跟他的搭档,第一兵团参谋长李岩将军,整天泡在作战会议室里,和第一兵团二十几个参谋们商讨详细的作战计划。

这一次的作战可谓是相当复杂而庞大,虽然说参战兵力不算多,也就五六万人,如果是当初还有治安军的情况下,五六万人也不算什么,但是现在和以往不同啊,现在可没有什么治安军了,这五六万人可都是清一色的主力部队。

而且还涉及到两军配合、战场范围达到数百里的大范围作战,可是丝毫都马虎不得。

为了作战的过程里不出现意外,李大虎和李岩将军可是苦思冥想,把任何可能出现的情况都是考虑了进去,最后才算是制定了一份初步的作战计划。

整体计划如果宏观描述的话,其实也就是几句话的事,无非就是拦截、牵制衡阳之敌,主力奔袭长沙,配合第二兵团攻打长沙而已。

但是这只是简述而已,详细执行起来,可不仅仅是这几句话的事了,李岩将军拉上一群参谋们制定出来的作战计划,那可是用蝇头小楷写了数十页呢。

从这也就是可以看得出来,李大虎和陈先赟的作战风格到底有什么不同了。

李大虎喜欢谋而后定,把一切不稳定因素都掌控在手里,从不打没有把握的仗,而一旦打了,那么也就是十拿九稳,即便是达不成预定的战略目的,但是也能够保证全身而退。

然而陈先赟呢,你要问他作战计划是什么,他肯定是没办法告诉你的,因为不到时候,他连自己都是不知道会采用什么计划。

甚至陈先赟自己都觉得,他是被朱大典磨炼而成的应变型将领。

陈先赟这一次打岳州乃至打长沙,就是典型的临机应变,事先根本就没有什么提前制定的完善作战计划!

而且他这种应变性,跟刘云龙又不一样。刘云龙是走到哪儿打到哪儿,他很难完成战略目标。

说的不好听一些,就是陈先赟灵机一动,然后一拍脑袋就告诉手底下的人:“走,老子带你们打岳州去!”

而若是换做刘云龙,“走,老子带你打岳州去,不好,岳州不好打,咱们换个地方。”

当然,再简单点说,就是陈先赟虽虽然灵动,但是他够硬,而陈先赟则是灵活有余,在攻坚上差那么点意思。

当然,第二兵团里的很多军官们,尤其是知道陈先赟这个决定背后真实情况的那些高级军官们,其实很多人是颇为无语,甚至是担心的。

这是打仗啊,几万将士的性命啊,你陈先赟灵机一动拍拍脑袋就说去打岳州了,其中风险你考虑过吗?

上一个跟你一样这样玩的刘云龙,现在还是个师长呢。打下来的地盘虽然多,但是后续都丢掉了。所以第二兵团的不少高级将领,觉得他们的兵团长是不够称职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