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七百四十一章 读书人思变(2 / 4)

加入书签

战!

面对十倍强敌?大乾救民军败了吗?没有,他们纵然付出一定的代价,却依旧成功的击溃了强敌!

击败强敌后的军人们,他们被放弃了吗?没有,他们获得了晋升,丰厚的抚恤!

这个显得有些悲壮战例,体现了大乾救民军的强悍战力和精神面貌,也体现出来了大乾厚待有功将士!

看罢这份战报,甚至让从小锦衣玉食的赵子安都是内心滂湃无比,此时,他甚至能够想象的出来,一片荒凉的原野上,百名大乾将士英勇无畏的朝着一千多强敌发起了冲锋,枪炮声、呐喊声彼此交织,每时每刻都有人倒下,鲜血喷洒在半空,在夕阳下幻化出一副副江山美色。

战后,数十名大乾将士虽然伤痕累累,但是却依旧挺立着,他们身上的盔甲已经破损,他们的长刀已经有了缺口和裂纹,然后这些沾染了鲜血的盔甲以及长刀却是显得庄重无比。

他们的周围,躺满了敌我双方的战死者,这些战死者的姿态各有不同,有的趴伏在地上,有的单膝半跪着,但是却依旧睁着眼睛,怒目而视,手中的钢刀也是依旧被紧紧的握着,彷佛不甘心,他还要战斗!

而远方,是一片慌乱无比,四散而逃的敌军,他们的人数比幸存的大乾将士还要多上好几倍,但是他们却是抛弃了钢刀长矛,脱下了盔甲,不顾一切的向后奔跑,彷佛身后有着一头凶猛的野兽追着,随时都会将他们吞噬一样。

当然了,赵子安并不知道,战例是真的,但是详细的战斗细节却是不会描述出来的,实际上,战斗虽然惨烈,但是战斗过程远远没有他想象的这么浪漫!

实际上双方的大部分伤亡甚至都不是肉搏而造成的,双方的伤亡大部分都是由火炮、子弹、箭支所造成的。

此外参战的大乾将士们,他们可没有装备盔甲,虽然他们都会携带一把腰刀,但是这柄腰刀主要是给火枪兵们自卫以及其他时候使用。

这个时候大乾的火枪兵们所装备的刺刀说是刀呢,但实际上就是一根削减的铁棒,只有前刺,但是没有劈砍的功能。

这是因为大乾王朝的钢铁工艺还不够过关,而刺刀在使用的时候,往往会承受极大的冲击力,所以刀片式的刺刀,因为强度不行很容易折断,到了最后干脆就用一根削尖的铁棒了,这样还能减轻工艺,压缩大规模量产的成本呢。

不过这种枪刺的功能过单一,为了加强火枪兵们的自卫能力以及其他方面的需求,所以也会给火枪兵们配属一柄腰刀。

给火枪兵们配属的腰刀,和弓箭手、炮手等兵种所配的腰刀一样,都是最普通的铁刀身,刀刃包钢的廉价腰刀,而刀盾兵、长矛兵、骑兵等肉搏兵种所装备的刀具,则是清一色精钢打造,两者的质量以及价格差别都是比较大的。

火枪兵们虽然有佩刀,但是不到万不得已,是绝对不会放弃手中的火枪而用小腰刀的!

因此当时的实际情况是,大乾的火枪兵遭到了明军伏击后,就是主动发起了冲锋,并在进入百米后进行火枪轮射的方式杀伤了大量明军,同时明军的碗口炮、弓箭也是给予了大乾将士不小的杀伤。

但是当大乾火枪兵突进到了三十米进行齐射,齐射完发起刺刀冲锋的时候,明军就是彻底溃败了!

这事很正常,救民军和明军的战斗里,明军在对持甚至对射阶段还是可以坚持的,但是等到大乾王师发起刺刀冲锋的时候,他们十有八`九都是会崩溃的。

因此,当时参战双方并没有进行残酷的近身肉搏战斗。

但是赵子安不知道,而他更不知道的是:他想象出来的战斗场面,已经全面落后于时代的,同时实际战斗比他想象出来的更加残酷!

不过赵子安不知道啊,他只能是自行想象,而想象出来的场面让他的心跳加速,甚至是让他失态轻喊了出来:“大丈夫,当如此!”

这一瞬间,他甚至是生出了报考讲武堂,弃笔从戎,驰恒沙场的荒唐想法。

但是这个想法也只是冒出了瞬间后就是被他甩出脑后,即便是他赵家选择了彻底投向伪乾,但是赵家数百年来都是书香门第,他赵子安无论如何都不能自掉身价去从军当一个粗鲁不堪的武夫,即便是要投贼,他也应该是参加科举啊!

一篇战报看罢,赵子安平复了心情后才是继续看起了朝报上的其他内容!

这朝报上的内容还是比较多的,不过有些是赵子安感兴趣的,而有些则是一点兴趣都没有的,所以他也是挑挑拣拣看。

遇上一些关乎自身利益的事,他就多看,比如说之前在城门口听读报人说过的开荒免税的事,他就是反复看了好几遍,诏书的正文,户部的声音,以及一片详细的解读文章,他都是反复看了几遍,最后他确定,这开荒免税一事是真的,而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