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六百八十章 扩充(2 / 4)

加入书签

的。

外功做好的同时,则苦练内功。

在大乾内部改革逐渐顺畅的同时,源源不断的物资涌入军中,目前大乾王朝已经是初步完成了对六个步兵师以及五个暂编团、两个混成团的整编任务,从步兵到炮兵再到辎重兵都是一律满员。

甚至是因为新兵还在源源不断的训练并补充部队,楚行甚至是特别设立了三个补充旅。

补充旅这个名号,还是楚行看抗战剧时候了解到的。

所谓补充旅的最大任务就是继续训练刚从新兵营出来的新兵们,随时为前线的主力部队提供兵员补充,其编制并不归属各主力师,而是直接嫡属于大都督府训练和指挥。

这种补充旅的士兵,清一色都是那些刚刚完成了新兵训练的新兵,而且里头除了充当教官任务的军官以及士官外,并没有其他骨干老兵了,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就是一个进阶版本的新兵训练营。

这种补充旅平日里并不承担主要的作战任务,顶多就是在后方驻防,掩护补给线,剿剿匪之类的,除非是前线大军惨败了,要不然的话他们是不会上战场的。

他们的装备大多也都是二线装备,虽然按说刀剑长矛弓箭,乃至火枪火炮都有,不过都是一些二线装备,火炮大多是缴获自明军的虎蹲炮、将军炮,火枪都是一线部队里用过的旧火枪,盔甲更是样子货,刀剑长矛大多也质量不咋滴。

唯一值得一提的就是,这种补充旅虽然号称旅,但实际上人数比一个步兵旅还要多,但是却是兵种齐全,简直就是一个缩小版本的步兵师,或者说是混成旅的编制。

具体下来是辖有两个补充团、一个辎重团、一个炮兵营、一个骑兵营以及各类辅助部队,如果是满编制的话,人数怕是要达到近万人了。

但是不仅仅是士兵都是清一色的新兵,就连那些基层军官们,大多也都是刚从讲武堂毕业的菜鸟军官,一个个理论水平嘎嘎响,实际能力却不一而足。

这种补充旅,其实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楚行为了如今新兵训练时间过少,但是兵力又紧张,时间更紧张所做出的一种变通选择。

当然了,英雄不问出去,当年王武耀还出身于补充1旅呢。虽然是补充旅,但是与治安军那种旧式军队有着天壤之别,在关键时刻,未必就不能爆发出不一样的战斗力。

目前新兵营里的新兵,只有一个月的基础训练时间,而这个时间其实并不够让一个士兵完成所有的训练,所以在现有的各师各团完成整编后,楚行就是开始着手提高士兵的训练时间了。

直接增加新兵营里的训练时间是不可取的,因为大乾王朝没有足够的时间让新兵训练三个月后再上战场,尤其是在大规模进攻湖广战役在即的时候。

所以就是弄出来了补充旅这种一半是新兵营,一半是正规军编制的产物。

今年下半年开始,大乾王朝招募、训练兵员的流程就会发生变化了。

以救民军陆军为例。

他们首先会从大乾治下的区域招募合格的兵员,并对兵员有着几乎苛刻的要求。

比如身高必须在一米五五以上,举重超过六十斤,一个小时可以可以负重十五里,身体强壮,没有传染病,没有刺青,年龄满十六周岁,最高不超过四十周岁。

有一技之长,或者有一定文化知识,可以降低要求。

而所谓的一技之长,也不是那么容易满足的。比如神射手、会使用火炮、会骑马都是相当难的事情。

此外,还有一个原则性条件,那就是身份必须清白。

想要加入救民军,要经过救民会的审核,当地政府的审核,军情司的调查,有过偷税漏税的不要,有过作奸犯科的不要。

此外,还必须有村长、救民会基层组织推荐、税务官、当地的巡捕这几类人之一的推荐。

相比之下,农村人口参军比城市人口要简单许多。

倒不是楚行鄙视城市人口,因为此时,城市人口要么就是商人和小市民,身上多一股油滑之气。

当然了,奴仆、工人、佃户也不是没有参军的机会,但是这些被人欺压的人群,往往是大乾救助的对象,他们在加入军队之前,身份已经有了一定的变化。大乾从始至终,都保留着给穷人分配土地的传统,并且有专门的扶贫司照顾。

这些人想要加入军队,也是有扶贫司和街道救民会给提供证明。

这么严厉的新兵招募条件,实际上经过最近一年多的招募,大乾老区合格兵员基本已经临近枯竭了。

不过大乾王朝还在持续对外扩张中,这新兵总是会有的。

这些新兵们成功入选后,就会被陆军部的文职军官接走,然后以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