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六百五十五章 周凤翔进言(2 / 4)

加入书签

,大王开恩,好好休息一番。

反正虽然自己是白身,但是福利待遇都不算差,而且朝廷还为他担负着治疗伤病的费用。

不过也正是在扬州军医院调养的时间,认识了方文朔。

“仪伯兄身居高位,却能弃暗投明,而且能在战场上杀出我等文人的威风,着实让我等崇敬啊。”

众人来到扬州府之前,都看过军报,知道第二兵团唯一拿得出手的战绩,便是关键时刻,这位文人书生的文职,竟然敢率兵对着吴三桂发起反冲锋,心中尊敬,便纷纷过来见礼。至于周凤翔私藏逃犯之事,却纷纷闭口不提。

周凤翔苦笑不已,如果不是家族的拖累,他怎么会加入大乾呢?

若不是清名所累,为千夫所指,又何至于落得如此下场呢?

周凤翔觉得,若是有人能为大乾所唱,弘扬大乾善政,让更多人明白大乾的仁善之处,大乾的日子定会蒸蒸日上。

不然凭借着眼前这帮子心黑的家伙,大乾如何走向更远。没错,在周凤翔看来,眼前这些人都是些小吏,并不是真正有才华的人,大乾国主使用他们,也是无奈之举。

他觉得,大乾在舆论这一块,做的有些差了。

但对着这几桌大乾新贵,却又不好细说,只好把话题扯到方文朔身上。

“我看他是矫情,若是大乾王府径直找他去当官,他多半就没什么愁怨了。”

陈明遇对这种书生可没什么好感,开口就刺到那方文朔的心骨里。

“方才在下听闻,新朝要改制?”

周凤翔很尴尬,以他的了解,陈明遇无心之语,却是多少点中了方文朔的心事。

方文朔之父方允明失土未殉节,官名已经受污。

日后回到明廷治下,不仅父亲再没官做,自己也要受牵连,仕途已然无望。

但要效力新朝,方文朔又很是不甘,他不过是个秀才,现在这大乾一国,秀才已经不是什么珍稀动物,去投效也不过当个刀笔小吏。

失了前路,自然只好借酒浇愁。

周凤翔却不一样,他并未犯下什么大错,其实处于一种类似于反省期的状态,大乾国主令他白身,也只是看他每日痛苦,怕他出事而已。

这会听到这帮新朝县官在谈政务,周凤翔起了好奇心,想看看新朝施政到底是个什么路数。

众人一一介绍。

“此乃三千年未有之变政!我等还需细思,方能明白此策根底,知其善处。那些县乡旧吏,乡绅大族,若是想得歪了,一力抗阻,即便新朝势威,也要大耗口舌,更不知还会引起多少变乱。

变政需先立言观风,如今连扬州府都没什么风声,各县更不知内里,诸位径直就这么回到县里,就为解说这一套善政,就不知要花多少力气。”

周凤翔此言一出,张家玉等人都心中一抖,没错,这可是关键!还真是旁观着清。

“大王英睿,此事应该已经想到了吧……”

陈明遇嘀咕道,楚行大王的思路,他们要使劲嚼才能嚼得通透,可就是靠着这样的思路,短短几年,就从一个小破寨的寨主,变作立国裂土,正问鼎华夏正朔的枭雄,这种事,他怎么也该先想到了,或许已经有所布置。

“大王确实英睿,否则也不会有今日大乾之强盛,但也就是瞧出大王很重人心,在下才觉眼下之事很是奇怪,或许……大王是疏忽了。”

张家玉等人皱眉,大王能把这么重要的事都忘了?

“不管大王是不是忘了,诸位都是新朝砥柱,也该尽职陈述才对嘛。”

周凤翔说得潇洒,他现在是闲人一个,看事自然看得剔透。

“没错!不管大王如何想,我等就为尽职,也该直谏!”

张家玉一拍大腿,下了决断。这么一大套政策,不做好人心铺垫,不仅讨不了好,施行起来还要费太多精神在口舌上。

“仪伯,跟着我去见见大王?”

张家玉看住周凤翔,心道不管这家伙是不是想借他们为梯子上墙,但至少这个提醒很有价值,他也就顺手推舟,送这周凤翔一程。

“呃……大王恼我……我现在还在反省期呢。”

周凤翔一肚子腼腆,很委婉地推脱着,可张家玉不由他分说,吃完酒席,就拖着他朝大乾王府行去,眼下大乾王府还不是皇宫,张家玉要见楚行还是很容易的。

楚行实在累得不行了,正在为跟沈雀为代表的一群白眼狼打仗做准备。

但听申济芳说,张家玉要见他,肯定有大事,也只好强打精神出面。

“第三兵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