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六百五十二章 黄宗羲授课(下)(2 / 4)

加入书签

富贵,自己也要施展自己的抱负,一起努力,建立一个伟大的国家,所以为此赴汤蹈火,也在所不惜。

这不身子骨刚刚恢复了一些,赛八仙便停不住,眼见国主东征西讨,南征北战,将伪明打的落花流水,赛八仙如何能闲得住。

根本不顾自己花白的头发,年迈的身体,直接挺身而出。

正好也让赵汝才、李宗为、胡爷等人抽出来,做一些其他的事情。

这一次,内阁开会,是以内阁、六部,以及地方官所涉及到的职责问题为核心展开的,赛八仙自然就成为会议的主持。

参会人员构成及其复杂,内阁、六部多是以前追随大王起事的老臣,亦或是投奔而来的落地读书人,地方官则多是吏员、退伍军人,亦或是科举选拔出来的人才,还有些及其惹眼。

他们原本就是伪明的朝廷命官,多是些县丞、主簿一类,后来被伪乾接收,成为大乾的官员。

这些传统官员对眼下这“开会”的作派很不习惯,首先是不必伺立,而是稳稳坐着,见楚行也不用磕头,楚行还会对官员点头示意,仿佛就是同僚一般,第二还有笔墨纸砚伺候,要记笔记,第三是除了楚行最初简单几句问候和鼓励,接着赛八仙就话入正题,没有一丝繁文缛节。

“这是坐而论道啊……”

陈明遇是原本的江阴当地的小官,受阎应元的劝说,投靠了大乾,得了县官的职务。

原本以为这一场大会是给大家封官许愿,授品定阶,顺带走走过场,定下正朔,大提众人心气,没想到却是把大家抓来讨论具体问题。

“是坐而论事,往日里救民会也是这般议事,注意着点。”

阎应元因为在地方上的影响力,现在担任苏州府通判,就坐在他旁边,轻声提醒着他。

“哎呀,大乾规矩大,万一我要打瞌睡,是要挨棍子?还是要罚钱?”

陈明遇有些紧张,之前就听阎应元说大乾律法森严,如今大乾威势比之前更强,大王做事是不是更加铁腕?

“打瞌睡?等会你有本事打瞌睡,你可就真的是神人了!”

阎应元两眼圆瞪,似乎听到了极为好笑的事。

这时候端坐正堂主位的楚行开口了:“之前曾行文诸县,来时要抄录县内户籍田亩相关数字,不是黄册,而是诸位实征钱粮之册,现在给诸县发下表文,按表文各项缮写妥当。”

话音落下,文书就挨个传下表格,陈明遇心说,好嘛,现场办公,想打瞌睡都没法子。

这大乾的官还真的不太好当呢。

想要浑水摸鱼,一点机会都没有。要是没有几分本事,当场漏了怯,大乾国主能当场将你轰出去。

在场所有官员都聚精会神忙碌起来,这可是入新朝的第一桩作业,怎么也得交上漂亮答卷,可主座上的楚行却侧脸掩嘴,打了个哈欠。

其实处理国务,他才是最辛苦的那一个,但是大战方歇,时间紧迫,却由不得安享太平,必须趁着伪明日子过得艰难的档口,抓紧把事情理顺。

对他来说,这一场大会就是走过场,该怎么分割地方和中央的财税制度,该怎么把摊丁入亩落到实处,深化改革,他早跟大乾王府的军机们和内阁大臣商量妥当。

这是新朝,他要推行的是全新的治政理念,当然靠南直隶这帮新投靠过来的臣子们定测。

但让这些地方官汇总他们所掌握的具体情况,也是完善所定政策的依据。同时让地方官员参与到定策的过程中来,也能让他们早日接受这一套新东西,毕竟新的治政体系里,地方官员依旧占着很重要的位置。

大乾朝堂的内阁和六部大多实际经手过地方政务,由摊丁入亩想到中央和地方的财税关系,这个弯转起来不怎么费劲,但他们提出的问题,也正如黄宗羲在国子监面对的问题一样,如何让新朝避免陷入这个怪圈?

“历代王朝,包括现在的大明,都没真正认识到银钱的本质。过去是条件不足,现在是堪堪差一线,但若我们小心调理,这一线也是补得上的……”

楚行的回答让大家还有些摸不着头脑,接着楚行的话,就让他们意识到,这是一桩涉及太广的工作,过程也将很是漫长,不过一旦开始,可是历朝历代都难匹敌的伟业。

“旧时各朝,都想让天下是一个停滞僵化的天下,将百姓束缚在土地上,男耕女织,不然他们把握不住。

可当银钱深入天下诸事后,如果能把握住银钱,就能大致把握住一个变化的天下。为此我们需要作很多工作,现在要做到第一步就是……”

楚行说出了让众人抽口凉气的举措。

第一,官府进一步下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