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六百三十三章 左翼和第一高地(2 / 4)

加入书签

着脚下的土丘,也是猛然惊醒。

这土丘还是他参与修建的呢,当初觉得是脱了屁股放屁,多此一举。

可是经过程副业这么一点拨,他即便是再愚蠢,也明白过来,这是陈先赟将军的韬略。

而且当事人文团长也没有反驳。

且说,伪明明显是在夺取不成弇山的情况下,选择退而求其次,去占领在舆图上,连名字标识都没有的乌鸦岭,以获取视野上的优势,以及对大乾发起进攻的第二基地。

这便是伪明的劣势了,他们如果跟大乾一样,随便可以升起热气球,可以在天空上观察军情,也不至于非要争抢乌鸦岭。

而大乾一方,肯定是不真心去抢乌鸦岭的,毕竟乌鸦岭离着大乾的军营十几里地,骑兵又没人家多。

所以陈先赟一开始的试探,并不是真的想进攻。

但是陈先赟让文团长进攻的目的也不止于此。

两千人的团退了下来,已经很自然的将东边儿一号高地的优势给彻底凸显出来。

陈先赟的目光,在场众人,就没有不佩服的。

首先,一号高地距离大乾的军营五里地左右,距离乌鸦岭十来里地,这是大乾以步兵为主的情况下,从大营派出兵马支援的有效距离,也能确保不为明军轻易控制住。

其次,一号高地作为预设的工事,他肯定是为了大乾便利修建的,他的坡度主要在东侧,步兵登上去,明显比骑兵要轻松一大截。

再次,这个工事的高度不超过大乾弇山所在的高度,视野极其清晰,即便是不需要热气球,也能看的清清楚楚,方便指挥。

最后,这块工事是根据地势修建而成,动用了两万人修建,导致这个巨型工事的面积极大、极长,宽数百步、长约数里,对于主力部队再次展开,那些当初挖掘的沟渠的土大多数被运输到了此地。

只是……

“什么?总兵准备要放弃营寨,上前迎击?”大乾中军大营所在,盯着一号高地看了许久的李牟回过神来,对着陈先赟露出惊愕之色。

此时此刻,他觉得陈先赟莫不是要疯了。

“不是我想要,而是伪明一旦占据乌鸦岭,便可以窥伺我军虚实,然后定然对一号高地动手,我军有被分而破之的危险。”陈先赟环视众人,严肃以对,“诸位莫要忘了,当初咱们争论设立营寨之事,我说占据高地,是为了视野和指挥,但是却并不认为,水泽对于骑兵迟滞的效果……”

“现在虽然各沟渠、水泽的水大面积缩减,但是有污泥,有水雷,依然可以迟滞明军,我们没有必要为了地势,放弃沟渠、水泽,任由明军从容攻克一号高地,然后围困营寨。”

“而且天气越发干燥,他们若是带了充足的薪柴,放火烧山,又该如何?”

陈二黑闻言,一脸不解甚至于恼怒道:“那为何早不听我之言?”

陈先赟懒得理会这种没有意义的抱怨之语、

倒是潘兴见状,稍微上前劝谏了两句,“陈二黑兵团长,总指挥的考虑是非常有道理的,而且咱们之前便在背水设寨,发挥水泽的优势,又怎么能扔下兵力优势,做困兽之态呢?营寨这么大,根本没法形成有效支援,若是困守,最终的结局免不了被各个击破,说到底咱们还是得主动迎战。”

陈二黑彻底不知道该说什么。

而坐在一旁的楚行则一声不吭。此时倒是忍不住瞥了潘兴一眼。

但是不管这些,无论如何,大乾首战失利,却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而接下来便是让人几乎无法忍耐的战场空白期。

大乾撤回来以后,死守大营,说的好听一点叫以逸待劳,说的难听一点,就是因为缺乏骑兵,而无法掌控战场主动权,只能被动应对。

而明军初一占据上风之后,并没有趁机发动攻势的意思。

四万大军在朱大典的旗帜下,从容朝着乌鸦岭进发,甲胄、布袋堆积在行军辎重打车之上。

既没有半点迟疑,也没有半点躁动。

这当然是可以理解的,他们也在养精蓄锐,为即将到来的战斗进行准备。

而且,少数高级军官也明白,他这是在为左良玉和吴三桂的援兵拖延时间和争取战机。

一句话,优势在我,但是优势需要把握。

既不能太早全面开打,也不能太晚全面开打。

就这样,时间一点点过去,一直到临近中午的时候,也就是太阳快到正南的时候,阳光却开始渐渐暗淡下来,空气也稍显沉闷。

“孤怎么觉得这天气似乎要下雨?”一片沉寂之中,一直沉默无言的大乾国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