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五百九十二章 生死路口(2 / 4)

加入书签

择。

也就是说,当楚行下定决心,去攻打常州府、苏州府的时候,当大乾的将士度过长江的时候,这场宿命之战就已经开始了。

而崇祯也好,出行也罢,与其说是互相纠缠的一对宿命对手,倒不如说是新旧交替,一老一新两条生命死独木桥上的决死冲锋。

进者生,退者死!

其实,如果不是楚行对常州府和苏州府发起进攻,以崇祯目前的处境,这场新教交替的两个帝国之间的战争,是很有可能往后继续拖延的。

甚至于崇祯为了缓和国内的矛盾,都有可能派遣大臣来招降楚行。

而恰恰是,如若不是楚行在此次亲征之中,见识到了大明的强悍,见识到了百姓的疾苦,得知了自己已经有了子嗣的消息,那或许便是刘云龙来主持西部的战事了。

但那毕竟是如若啊!

大明之腐朽,已经进入了骨子里了。

百姓再其压迫下一天,便痛苦不堪。

大乾后退一步,便天下苍生,看不到活路一天。

莫非真的要将民族,将国家,将自己的儿女的命运,交给脖颈之上,留着丑陋辫子的通古斯野人?

楚行做不到!

这便是他必须承担的责任了!

“孤这一战,必须下场,因为只有赢了这一战,才能庇佑大乾之腹心之地,才能保存大乾立国以来所取得的战果,须知道那是大明集合起来的全国劲旅……”

“大明一旦发大兵,地上放百姓遭受到什么困难,孤不说尔等也会明白。长江防线坚不可摧,可这防线下,埋得是累累白骨。我大乾已经在各地扎根,百姓刚信了我大乾,若是我们将他们舍弃,这天下的民心便会再次更替。”

“人心散了,再想收回来,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孤再问尔等一句,昔日里我们所言的救民救国,诸位真的只是说说,便不往心里去吗?”

“若是没有这一份责任心,便是最终取得了天下,又与伪明有何分别?”

“诸位须知道,这一仗,我们大乾若是胜了,则华夏之富裕之地,尽入我大乾之手,不出三年,则兵精粮足,风帆遍及宇内,届时五年必能灭明,十年定然扫清华夏旧地之蛮夷……”

六月下旬,将士们都忘记了是哪一天,只知道又是乘船,又是步行,疲惫不堪。

此时此刻,正在清流关下安营扎寨。

或许是因为楚行动不动就王驾亲征,动不动便是倾国之战,大乾将士们早就轻车熟路了,最让人感觉清晰的便是,将士们每到一处,当地的官员已经动员百姓,修筑好了营盘,他们只需要检查和加固即可,这让将士们沿途的疲惫可以进行的安歇,不至于因为急行军而消耗过多的体力。

以至于思想教官们,也可以抽时间给将士们讲解文化知识,聊一些民间疾苦。

据说,此次王驾亲征,大王曾调动了一大批举人和进士郎,让他们入军队接受改造,大乾不仅仅是军人可以转文官,文官也可以转军官的,相对是比较灵活的。

只是这些士大夫的身子骨确实孱弱,即便是军事主官对他们颇为优待,在军中呆了没有几日,腹泻、肌肉拉伤,各种病痛者甚重,军医都说了,不是偷懒,是他们体制真的不行。

楚行这才作罢,让不能承受着,早日滚出军营,去地方上任事。

但依然有一部分新科进士和举人留了下来,因为军队是大乾各类思想最为先进,运转最为高效的地方,而且这里的人才一点都不比外面少。

如果能融入到大乾的军队中来,那便是真正的融入了大乾。

这个时代的读书人,对自己狠的人太多了,聪明人也太多了。

“滚吧,今日的内容就到这里了。”

营中夜校,念完了书信,又教授了半天文字的周凤翔,骂骂咧咧的说道。

周凤翔崇祯元年进士,翰林院编修,本来人家是回家探亲,却在半路上让大乾的情报人家给活捉了。

周凤翔宁死不从,但没办法,被直接扔到军队里来了。

这群大汉硬生生的将不要脸发挥到了极致,自己绝食,他们便给自己灌米粥,自己上吊,他们便派人一天十二个时辰盯着自己。

更可恨的是,他们这之中,还有声称擅长治病救人的军官,自己假装昏迷,他们就要给自己搞什么人工呼吸。

那真的是令人绝望的教训,不是说大乾的将士,每天都强制刷牙的吗?

怎么那厮口中的腥臭之气,让自己刻骨铭心。

见自己眼前的一群连排长,放在明军之中也是百户、副千户之类,却一点畏惧之心都没有,骂骂咧咧的说道:“赶紧滚,别烦我,如果有不明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