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五百零五章 宁死不降赵大富(2 / 4)

加入书签

得要用这些明王朝的高级官员,一步步考进士出身的官员不见得就比现在大乾王朝下的那些只有普通文化的官员能干得更好。

当官嘛,学识一般般就行了。

主要是要政治嗅觉要灵敏,不客气的说,随便让只狗去当官,都能比一大票明王朝的官员干的更好,至少狗不会贪污!

所以有时候骂一个官员为狗官其实是不恰当的,因为这会侮辱了狗!

所以楚行对明王朝的降官,所看重的重来都不是他们的个人能力,而是他们的政治影响力。

如果有几个明王朝的高级官员反正投诚自己,并公开进行呼吁的话,所造成的政治影响力将会是巨大的,将会动摇更多人的抵抗之心,他们会想,那些大人们都投诚伪乾贼军了,自己为什么还要抵抗?

自己是不是也能够和这些大人们一样投诚呢?

说不准还能够捞到高官厚禄爵位呢!

而攻破淮安城后,大乾王师对这些降官们的处理方式也是和以往一样,尽可能的让他们反正,不过即便是这样,真正愿意投诚的人还是不多。

如今出现在赵大富面前的这几个人,除了一个是负责看守这些高级战俘的虎贲旅校尉外,其他几个都是明军的降官,有文有武。

其中还有一个指挥佥事李丰年,此人在城破之时曾经一度率领残兵凭借兵部侍郎行辕进行顽抗,而且还是给大乾王师造成了不小的麻烦,兵部侍郎行辕就是这么被打成废墟的。

后来因为死伤惨重,而且大乾王师也是投入了重兵进行进攻,他才被迫无奈率领了近千残兵投降。

因为此人在战斗中打的不错,也是引起了部分大乾王师高级将领们的注意,同时也是以为此人乃是卫所的指挥佥事,政治影响力极大,乃是明王朝里正儿八经的高级将领了,以至于等他投降后,楚行都是亲自见了他并招揽之。

一开始他还是扭扭捏捏的不肯答应,但是在知道淮安城内的一家老小都还在城内,并已经是被控制了起来后,加之楚行给的条件还算不错,答应他投诚后会给予他三千降兵统帅,如果不愿意带兵了,那么就去兵部任职,当然了,侍郎这种级别的高官是别指望了,但是他却是可以给他一个兵部的司长职务,也可以去大都督府去当一个高级作战顾问。

后面的两个条件李丰年自然是看不上的,兵部的实权职务他肯定接触不到的,而后面什么大都督府里的顾问,一听这词就知道是个虚职,倒是让他继续带兵这个条件值得考虑。

三千降兵的话也不少了,至少足够自己在这个什么伪乾王朝里站稳脚跟了。

家人的安危再加上楚行答应给他实际的统兵权力,所以后来还是没能忍住,最终接受了大乾王朝的招揽,穿上了大乾王朝的深蓝色军服,并担任了新编第七乙等作战旅下面的第十四团长,按照大乾王师守备军的编制,一个乙等团将近三千人,由此可见楚行是履行了承诺的。

当然了,楚行肯给他一个乙等团带,那也是因为李丰年也是拿出了自己的投名状,亲自奔走劝说其他人也是一起投诚,效果相当好,在他的劝说下,一部分明军中高级官员都是表示愿意为大乾效忠。

并且还亲笔书写了一封反正书信,信上自然是说伪明多么多么坏,大乾多么多么好,楚行更是万年不出的千古圣君,并号召广大军民投奔大乾王师,一旦来投荣福富贵不在话下!

然后经过大乾王朝的渠道广布天下,这书信现在都流传到了扬州去了。

刘宇烈得知此事后,可是大发雷霆,因为李丰年还是目前明王朝里投诚伪乾贼军方级别最高的将领。

他的投诚,这可是能够引发巨大轰动的,至少,当初提拔过、重用过李丰年的人都会背上一个识人不明的黑锅。

更恶劣的是,连堂堂都指挥佥事这样的高官都投诚了,还不得引起更多的人投诚啊!

李丰年如此识趣,楚行自然是不会违背自己的承诺,毕竟招揽李丰年也是千金买马骨,优待此人的话,后续就会有更多的明军将领主动投降。

能让更多的敌人主动投降而不是顽抗,仅仅是从这一点来说,李丰年就值得楚行去拉拢。

当然了,第七乙等作战旅还没有编成,第十四守备团里的士兵们也都还在战俘营里,后续还得经过兵部募兵司的挑选,然后经过训练司的简单训练后,才会补充进入第七乙等作战旅。

因为自己的部队还只是空架子,所以这段时间里,李丰年干的工作是另外一项,那就是劝说其他人也是反正,并加入大乾王朝,尤其是那些具有重大政治影响力的明王朝高级文武官员。

而赵大富,这个刘宇烈的左右手,就是他劝说的重要目标!

不过他刚进门来呢,就听赵大富冷哼一声道:“卿本佳人,奈何为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