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百三十三章 陈二牛的与众不同(2 / 3)

加入书签

/br> 与其他的救民军老将相比,陈二牛有一个特别大的优点,那就是他忠心耿耿,爱好学习,且富有厚脸皮的精神。

在很多人看来,他在权利的争夺之中失利了。

连个实权的卫所都没捞到,很多年轻的后辈都跑到他前面去了。

但是陈二牛却很清楚,他的状态和目的。

状态上来讲,他的素养正在被那些年轻的将领超越,在未来救民军肯定不会再指望一个将领,利用纯粹的威望和个人的悍勇去战斗了。那么自己的优势将直接不存在。

而目的就是,他得到了一个在大王身边儿进修,且进一步让大王了解自己的机会。

也就是说,陈二牛主动放下身子板,去做了一圈“天子”门生,相当于从外面重新跑到了大王的夹带里面去了。

如今的陈二牛和其他的年轻讲武堂学院们一样,穿着笔挺的军装,踩着军靴,腰间挂着一把指挥刀,一举一动,一板一眼都多了几分大王最为喜欢的军人习气。

如果不了解他的过去,外人是很难跟他早年贩盐,后来做了山贼联系起来。

陈二牛的话,让旁边的赵华年也是深以为然,连忙点头道:“如果这种火炮能造出来,我炮兵又添一利器啊!以后等我们炮兵的火炮满编了,加上那些野战兵团里的火炮,这打起仗来,轻轻松松就是百炮齐发,来再多的明军都得完蛋!”

“就是,以后大乾的炮兵肯定是成为我们大乾王国的中流砥柱的,我老陈就知道,干这炮兵有前途!”陈二牛一边说着,还一边哈哈大笑:“当初老陈我要来干这炮兵的时候,你还不愿意呢,以为我这个大老粗干不了炮兵,如果不是我老陈厚着脸皮去求大王,这炮兵还真当不了!”

赵华年听到这话,也是有些尴尬,当初他还真是打心里不愿意让陈二牛来干这炮兵的,尤其是当时的陈二牛军衔比他还高,但是到了他这里后,却是只能给他打下手,说实话,当时他还真担心这个陈二牛仗着自己是开国老人,军衔高对自己指手画脚。

不过等到了后面,他却是发现这个陈二牛虽然长的粗狂,看起来只是有肌肉没脑子的粗人,但是粗狂的外表下,却是有一颗八巧玲珑的心。

刚到炮兵队的时候,陈二牛完全收起了他以前在刀盾队时的张狂,而是把自己的身份姿态摆的很低,在炮兵队的诸多事情上,完全以赵华年为主,同时还不耻下问,对于炮兵上的诸多问题,不不仅仅问赵华年,甚至还会去问那些普通的炮兵。

同时还不要脸的去旁听武学堂的课程,私底下还总是找一帮内阁大臣们给他补课。

如今有时间了,更是借助他亲兵队副队长的身份,天天窝在楚行身边儿,将楚行说出来,关于军队的内容一一记在心里,仔细揣摩,并记录整理成册。

他的这种行径让很多人是有些不理解的,以陈二牛的身份地位,只要他不是顽固的非要去当炮兵,脑子瘸了,给楚行当亲兵,如今最少也是一个副指挥使。

但是他非要转行去当炮兵,后来又非得给楚行当亲兵,四十多岁的人了,还和那些十来二十岁的年轻人去武学堂上课,甚至是缠着一堆大佬教他读书认字。

如果说他有读书的天分也就算了,偏偏他还没有啊,几个月下来,依旧连一封完整的书信都写不出来,诸多常用字甚至都还不认识。

但是让人惊讶的是,陈二牛依靠死记硬背,愣是把和炮兵相关的专业术语给学了个七七八八,而且炮兵作战需要计算射程、角度等等,所以对炮兵军官的算学要求比较高,而陈二牛学了几个月后,这算学却是有所小成,已经是能够单独计算火炮射击时所需要的诸多参数了。

如今在给楚行当亲兵的这段时间内,又开始飞速学习火铳兵、骑兵的作战技术,同时天天跟参谋们泡在一起,学习人家的作战思路。

简直就是一个大号的充电宝,逮着谁都要学习一下。

陈二牛的这些变化,自然是被很多人看在眼里,有些人不理解,认为陈二牛是舍近求远,但是也有的人认为陈二牛的这种态度是值得学习的。

而楚行同样是看到了陈二牛的这种积极求上的态度,没有读书天份不要紧,学炮兵学的困难也不要紧,关键是这个陈二牛肯学啊,而且是下了苦功夫学的。

和陈二牛的这种态度比起来,刘青山、孙玉秀、秦去疾这几个人明显是要差了许多,他们身为军中的高级将领,到目前依旧是大字不识,虽然说也会去学,但是他们的血,只是表面功夫而已,只是做给楚行看的。

尤其是秦去疾,多好的苗子,离开楚行的怀抱没多久,就原形毕露,再也不愿意努力学习了。

所以和其他人隐隐约约被压制完全不同,陈二牛虽然表面上没有了高级职务,但是却每天扎在楚行身边儿学习,炮兵这边儿也给他预留了位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