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百二十八章 张继孟(2 / 3)

加入书签

只能开三个月。”

“崇祯小儿刚刚登基没几年,就将一大批干实事的官员给轰走了,留下了一大批只会吟诗作对的东林党,这漕运肯定运转不灵,我手底下虽然没有具体的数据做支撑,但是我敢断言,朝廷手底下肯定没有粮草了。”

“这一战,就算是朝廷赢了,剩下的兵马也没有饭吃,只能靠抢劫京畿一带的百姓为生,到时候别说是留下他们剿灭我们了,崇祯估计做梦都想着他们赶紧打道回府。”

众人一脸骇然的看着嫂夫人,没想到他们一群大男人竟然被一个女流上了一堂课。

而且这一门课,还超级专业,大家伙都听得云里雾里的。

“夫人说的很有道理。”赛八仙硬着头皮附和道。

照嫂夫人这么一说,大家伙似乎不用那么悲观哈?

要知道,北方本来就穷,几十万大军在北方作战,肯定早就将京师一带的存粮吃的一干二净了,而且崇祯手底下的行政团队估计也就比救民军高级两三个层次,还有大量的贪官污吏,估计想要将漕粮运输到将士,是万万不可能的。

而山东的正规军现在非常稀少,想要指着他们剿匪,又非常困难。

估计余大成即便是想自己剿匪,也是得重新招募训练士兵。

还有一个利好的消息,那就是余大成即便是想要募兵,也没有那么多钱,因为崇祯吃了败仗不假,但是几十万大军来帮厂子,这帮人事后肯定是要奖赏的。

崇祯得给人家钱。

钱从哪里出,自然是纳税大户山东布政使司啦。

山东不仅仅要要缴纳赋税给朝廷,还要自己提供钱粮招募兵员,他们那里来的那么多钱粮?

到时候肯定逼迫百姓,而如今山东这边儿,只握着兖州府和济南府,青州府已经归属于救民军,登州府和莱州府即将陷入战乱。

以二分之一的土地,去解决两倍的问题,这矛盾得激化成什么样子?

听嫂夫人这么一说,大家瞬间又安心下来,不那么担心朝廷的围剿。

李宗为也忽然说道,“之前去济南府贸易时,我曾经派人偷偷潜入济南府历山学院,偷听了毕懋康的弟子张继孟讲课,觉得此人非常有才华,只是因为得罪了朝廷的官员,才被贬山东,做了御史。”

“而此人作为毕懋康的得意门生,在朝廷蒙难之时,为朝廷输送了一支大概三千人的火铳手队伍。”

“什么?”楚行非常惊讶。

李宗为说道:“得知此事之后,我四处派人打探消息,听说此人尽得毕懋康真传,连咱们一直造不出来的自发火铳都懂!这一次听说鞑子围困京师,就招募工匠,制造了大批的火铳,这三千火铳手使用的火铳,都是他监制的。听说效果非常好,崇祯对此颇为欣赏,准备待京师战事结束之后,将其调到别的地方。”

“这真的是个人物啊!”楚行叹息一声道。

他同同也很感慨,毕懋康、张继孟师徒二人会制造遂发铳,徐光启会种田,还能玩外国雇佣兵,孙传庭、洪承畴、卢象升这样的会打仗。

大明什么样的人才没有?怎么最后就没了呢?

可见当百姓过不上吃饭的日子,即便是这天下都是神仙,也救不了大明的。

李宗为继续说道:“张继孟大概是继承了毕懋康的衣钵,听闻山东这边儿有祸患,张继孟便请求他恩师,给他派来了不少工匠,如今制造火器的人,已经有数百人,正在源源不断的打造火器。”

赛八仙闻言,叹息一声道:“看来,接下来即便是朝廷不插手,咱们的日子也不会特别好过,孙元化就是有名的火器专家,如今又来了一个张继孟,若是任由其发展……”

“张继孟跟余大成不和,”赵汝才说道:“以张继孟的性子,是不可能将余大成这一号人物放在眼里的,除非余大成放下身段,主动向张继孟低头。”

虽然张继孟和余大成都是名义上的东林党,但是张继孟的性格非常孤傲,跟其师毕懋康是一类人,他们压根看不上余大成。

而余大成也素来看不起张继孟,两个人之间平素争端很多。

张继孟也没少在奏疏里打余大成的小报告,这种情况下,余大成未必能够得到张继孟的援助。

嫂夫人道:“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做好充足的准备,都是火铳,而且如果李大人说的没错的话,他们用什么燧石技发火铳,比我们优势大太多,我们碰上肯定吃亏的。”

“那就以攻为守。”

楚行起身说道:“目前这种情况,余大成早晚要来,不如我们先摸过去,不以攻克城池为目标,就去给他们捣乱,尽量的减缓他们招募、训练士兵的能力,如果能顺势将张继孟抢过来,那就太美妙了。”

青州府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