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百一十七章 山东巡抚震动(2 / 2)

加入书签

重要的,楚行都不说另行计议,而是直接批驳了。

反正如今大乾王国是腾不出足够的经费来修建大规模的水利设施了,农司那边要兴建水利设施,让他们自己折腾去,能折腾成了最好,折腾不成也无所谓,反正是别指望国库会拿出一粒粮食,一两银子去。

如今大乾王国的国库是入不敷出,为了扩军各种花费是大了去,仅仅是粮食这么一项就是难以解决。

而打造武器弹药所需要的各种战略物资,几乎是耗尽了国库的最后一两银子,税部那边如今还在愁着官员以及士兵的薪饷该从哪里压榨出来呢,哪有多余的银子去搞什么建设啊。

缺人、缺粮、缺银,这是大乾王国一直所面临的难题,并且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会如此,这和大乾王国的扩张速度无关,哪怕是大乾王国占据了好几个省份后,这种状况也不太可能得到改善。

因为规模越大,收入越多,支出也就越多。

税司那边难以解决粮饷的问题,军方那边的将领们却是没有太大的担心,因为刚拿下几座县城,经过修养之后,救民军的将领们就已经是筹备着发动下一场战役了。

为什么这么迫不及待的就要发动下一场战役,这里头有很多的理由。

第一条自然是想要乘胜追击,趁着附近地区的明军被横扫一空,迅速以轻微的代价攻占其他的府县,扩大己方的战略缓冲区,避免明军来袭后直接就打到青州府城来了。

此外主动出击,也是能够分散明军的精力,不给他们从容集结兵力,然后直扑青州府城的机会。

说简单一点,钱进等一群将领们是想要化被动为主动,通过主动出击的方式来打乱明军集结、进攻的部署,避免战火直接在青州府这个大本营燃烧之余,还能够通过多线出击的方式迫使明军分兵进剿,然后一步一步的吃掉明军主力。

因为不管是楚行还是钱进等人都已经可以猜到,如果等明军从容调集兵力,很有可能最终会汇集起来四五万甚至十几万的的军队来攻,而这样一来战略压力就太大啊。

哪怕是救民军有着武器和士兵素质上的优势,但是也很难通过一次两次的战略决战击溃明军十几万大军啊。

一旦被明军从四面八方围剿堵住的时候,救民军最后就只能困守青州府了,而到时候想要再获得战争的胜利几乎是不太可能的事。

因此攻占了青州府城后,包括钱进等将领们就是开始筹划着如何打出去了!

除了军事战略方面的缘故外,楚行以及众多军方将领们之所以打算打出去,还有着另外一个目的,那就是以战养战!

青州府终归是小了些,人口少,土地贫瘠,原本以为可以从青州府的资源大干特干。

但是实际操作起来却是困难的很,钱粮先不去说了,光光是士兵都招募不到这么多。

刚开始几天的时候,募兵的势头还算是比较喜人,但是后续几天每天来应募的士兵数量就是呈现了断崖式下跌的势头。

理由很简单,那些想要卖命吃兵粮的人基本上第一时间就去应募的,这些人在前几天内就会去应募,而等这一批人应募之后,剩下的只有零零散散的人了。

而这说起来还要怪武之文,这个武之文为了镇压剿灭救民军,过去一年来已经在青州府内大量招募了青壮。

这被武之文先招募了一番青壮,救民军再来招募士兵的话,这数量自然就变少了。

要想真正的扩充到四五万人规模,势必要从其他州府招募兵员。

控制其他的州府后,不仅仅可以获得兵源,而且还可以得到赋税乃至各种战略物资。

此外还有一次性收入的战利品,这些都是可以用来以战养战的。

打乱明军的部署,以战养战,这两个理由就是救民军的诸多将领们一心想要尽早打出去的最大理由。

至于开疆扩土,这说实话只是附带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