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百一十五章 扩军三万的具体内容(2 / 2)

加入书签

,五百斤的那种不伦不类的火炮就不要了,主力火炮铸造八百斤的火炮,乃至威力更大的火炮。

新研发威力更大的火炮自然是有难度的,不过为了控制制造难度以及炸膛的风险,他并没有在射程上做出过多的要求,只要达到四百五十米的标准有效射程即可。

毕竟火炮这玩意,重量、口径、射程这三个方面的数据是无法兼得的,你要求更轻的重量,又要求足够的射程,这口径也就大不到那里去,你要口径大的,重量轻的,这射程也就上不去了。

工部的兵器作坊里的那些老工匠们,都造了好多炮了,楚行一说要求后,他们直接更改了设计就是把相关新炮的数据送了上来,这火炮的重量有点大,达到了一千三百斤,口径达到三寸一分,弹重达到了七斤,身管倍径为二十倍,预计有效射程能够达到四百五十米,最大射程能够达到三千六百米。

比起之前的八百斤炮,各方面的性能数据都有了质的提升,之前的八百斤炮,发射的实心弹不过是五斤六两,实际有效射程也就四百米,最大射程三千米。

其中射程都还说,说实话四百米和四百五十米的差距在实战中并不大,最最关键的是威力提升了,五斤六两的炮弹和七斤的炮弹,那可是两码事,如果用西方人的算法,那可就是六磅炮和九磅炮的区别了。

唯一让楚行有些犹豫的是,这火炮重量有点大,一千三百斤呢,这换算成为后世的千克,那可就是七百二十多千克了,这个重量机动起来可是相当麻烦,光光是行军时拉炮的马匹就得六到八匹马,而且还得是高头大马,如果是如今救民军所拥有的那些小矮马,得十匹左右。

这种火炮,对于位于山地地区的救民军来说,实在是太重了。

但是楚行又舍不得这种重炮的庞大威力,一时间让他有些纠结!

每一次扩军的时候,火炮都是让楚行最头疼的,一方面是技术不行,这造炮本来就难,另外一方面随着救民军的规模过大和作战区域的扩大,导致战术也在发生变化。

战术上的变化自然也就让部队对火炮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这让楚行对于火炮也是提出了好几次不同的要求。

当然了,之所以搞了好几次的火炮需求变化,这也是因为大乾规模小,火炮数量少和种类少的缘故,如果大乾实力强大,每个种类的火炮都有的话,就不用这么纠结了,各种类型的火炮都来个百八十门的,什么问题都解决了,可惜的是,这是不现实的。

楚行只能在有限的资源里造出少数的火炮,并且确保这些火炮是救民军目前所最需要的。

考虑了一番后,楚行先是让兵部的作坊先搞一门这种一千三百斤的样炮看看再说,反正现在船小好掉头,好不好用先试着装备一门再说。

至于大量制造的火炮,楚行考虑许久后,暂时就确定为两种,一种是轻型步兵支援火炮,也就是一百五十斤的千户所炮,另外一种就是八百斤的火炮。

除了离火卫之外,骑兵部队也开始进行扩编,本身山东就有马政,战马不是特别稀缺,虽然很多战马都养的非常拉胯,但是山东盛产响马,只要是有心,还是可以组建出一支骑兵部队的。

只是骑兵作为极其精贵的兵种,目前以楚行的财力,确实有些养不起。

不过,楚行依然咬牙坚持,一口气给救民军增加了五百匹战马,也就是说,未来救民军在战场上,是有可能出现,上千骑兵冲锋的场景的。

当然,也有个前提条件,那就是楚行真的不想过了,将家底拿出去打。

剩下的刀盾兵和弓箭手,楚行并不打算继续大规模单独扩充这两个兵种了,直属刀盾兵和弓箭手,依旧各保持一个大队的规模。

这并不是说救民军里不再扩充冷兵器部队了,而是因为楚行将会把刀盾兵、弓箭手这些传统冷兵器部队大规模编为守御千户所。

但是考虑到最近两次战斗里缴获了大量的明军,救民军势必会以这些俘虏为基础编成守御千户所,到时候这些守御千户所里也是冷兵器部队,自然会是以长矛兵、刀盾兵、弓箭手为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