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七十九章 粮食归山(2 / 3)

加入书签

放的,因为这样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牵制住了明军,只要这些明军来追自己,那么就不可能再来四五百人,而得是千人人以上,甚至更多,要不然的话明军来了说不准就会损兵折将。

然而一旦明军主力来追击自己了,后续也就无法派遣兵力进山去寻找东镇庙了。

这样一来,东镇庙的安全也就能够得到初步保障了!

只是楚行猜测着,明军那边的人应该不会傻乎乎的继续追着自己在大山里兜圈,以往好几次都证明了,在大山里兜圈,明军是兜不过东镇庙的这些土匪的,明军的将领们只要不是脑子犯抽,应该不会犯下和前几次同样的错误。

楚行的猜测并没有错,当晚周易发看到郑大虎如同丧家之犬一样这带着二十多人跑回来后,虽然脸色阴沉的可怕,但是却没有不顾后果的立即带领大军在夜色中进行追踪。

而是吩咐下去尽量的收拢前锋的残兵,于此同时向后方的叶文豪报告了前锋遭到伏击的情况。

至于郑大虎的后续结局如何,这已经不是周易发所关心的了,反正这个郑大虎打了这么一个败仗,下场是不可能好到哪里去的。

周易发更关心的是,后头应该怎么办,是放弃追击还是说在大山之中追下去,直到天荒地老。

如果是周易发自己能够决定,他早就带人出山了,这大山谁爱钻谁钻去,反正他是不愿意的。

可惜的是,这事的决定权不在他手里,而是在叶文豪的手里。

至于叶文豪会做出什么样的决定?

周易发不知道!

直接在夜晚追击过于危险,不过周易发也不能放任救民军跑的无影无踪,当晚他虽然没有让大军行动,但还是派出了斥候监控救民军。

等到第二天一大早,就是带着人马继续追击!

不追不行啊,凌晨时分叶文豪的使者就带着他的书信到了,在信里叶文豪不复往日的客气,直接把他臭骂了一顿,甚至扬言要上书到山东巡抚。

这让周易发感到压力山大,心想当初合作愉快就都是兄弟。

如今遇到麻烦了,就他娘的将我当儿子骂!

这群文官果然没有一个好东西。

这一晚上都没怎么睡好,他自己都睡不好,自然是第二天天还没亮就把士卒们都叫起来开始生火做饭,天色刚蒙亮呢就已经是重新踏上了征程。

但是即便重新出发开始追击了,他自己却是非常清楚,这救民军是追不上了,探子回报,救民军昨天可是在天黑的时候都没停止步伐,以至于一夜过后,那些救民军都已经跑出差不多二十里外了。

尽管还没有失去了这些救民军的踪迹,但是想要再追上,那基本是不可能的事。

不过即便如此,他还是得硬着头皮继续追击,这不是为了追上救民军歼灭之立下功劳,仅仅是为了避免了上头的责罚而已。

昨天傍晚时分郑大虎的惨败,虽然主要责任都是在郑大虎身上,但是郑大虎说到底还是他的下属,郑大虎的失败,其实也算得上是他的失败。

为了避免上头的责罚,他必须表现出来一副尽心尽力的模样!

至于后头的叶文豪,则是一心想要把这些救民军的主力给歼灭,并为此不断的给周易发巨大的压力,于此同时他也是在后头亲自带着人追击。

于是乎,救民军王师再一次和明军在大山里玩起了兜圈的游戏。

甚至为了更好的牵制住明军,不让明军失去追击的动力,楚行把双方的距离一直都维持在十多里上下,甚至一度把距离放近到七八里之内,为的就是让明军看到追上来的希望。

就在明军和救民军王师在大山里转圈的时候,贺九牛也是带着辎重队顺利回到了东镇庙。

他们回来的时候,不仅仅带上了大量粮食,还把这一次出山半强迫抓来或者是被吃饱饭,分女人等各种承诺吸引而来的工匠等三十多个手艺人也一同带回东镇庙。

大批粮食的到来,终于是缓解了一直笼罩在东镇庙头上的粮食危机,有了这一批祝家庄的粮食,而且大军又在外头就食于敌,给东镇庙这边剩下了大量的粮食,所以大山里的这些普通老弱妇孺们节省一些,理论上是足够让他们支撑到秋收的。

看着大批粮食被抬入仓库,赛八仙也是露出了笑容:“有了这些粮食,足够我们支撑到秋收了,等到了秋收后,我们这边就能够收获到足够的粮食。”

贺九牛脸上带着疲惫之色道:“这样就好,能够熬到秋天就好了,不过如今我们这么多人,就算秋收后恐怕也不够粮食吧!”

赛八仙却是微笑道:“我们在夏忙的时候,可是从早上忙到晚上,把所有能够种上粮食的地方都给种下粮食了,而且过几天我就打算带着人开始修筑沟渠和防洪提,绝不会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