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五十七章 被教育了(2 / 3)

加入书签

是后金了,黄台吉他们,天然具备种族优势,人家是一家子,打仗抱团干,在加上人家有大量的骑兵,来自如风,自然占尽了优势。

唯独自己,哪怕是有朝一日,自己做大了。

处境也会非常艰难,首先自己就离着朝廷的京师不远,那边儿大人们都看着,其次自己邻近大运河,朝廷需要征缴自己的物资,可以通过运河,源源不断的输送过来。

万一哪天,朝廷要崩。

派出一部分关宁铁骑,自己一准儿玩完。

那边儿起码有十几万职业军队,都是虎狼之师。

所以如何在如此逆境之中,寻找破局点,楚行想到了后世著名的鸦片战争。

那是一次古老帝国和海洋大国之间的战争。

大清在兵员充足,本土作战的情况下,依然是惨败。

楚行从自己的角度进行了一番分析。

首先就是英国的国力,虽然在综合国力上,肯定是比不过大清。

但是人家的生产力已经碾压大清了,人家生产武器的速度快,人家运送兵员的速度快。

其次,就是武器和兵员素质上的碾压。

你家用的燧发枪,不避风雨,可大清还基本上使用大刀长矛,这玩意怎么赢?

以史为鉴,可以为自己提供太多的经验了。

所以楚行无比迫切,提高自己的技术优势。

眼前的这座正在不断扩建中的救民军兵工厂,可以说是承载了楚行对于未来的所有希望。

所以在楚行看来,哪怕他们一直没有成果,他也不会减少一丝一毫的支持。

当你还是犀牛坦克的时候,老子一水的光能战车,这还怎么输?

老子飞龙骑脸,还怎么输?

因此,借着兵工厂制造出手榴弹的机会,楚行对兵工厂的工匠们,再一次进行了大规模的封赏。

其待遇之优渥,已经完全碾压那些军官。

当然,惩罚措施也要建立起来,士兵在生产的武器配件上,都会留下自己的名字,不合格者,将受到盐城。

兵工厂所需要的配套的物资,一律是优于各个部门优先解决,甚至楚行愿意直接为他们构建附属工厂,只为可以加快生产速度。

当然,楚行知道,烂铁在怎么努力,也练不成好钢。

所以楚行有意对他们进行魔改,那就是搜集一些西学东渐来的知识,对他们进行教育。

不过,这些事情的操作,其实是相当难得。

“大王,您和夫人一起翻译的一些质测之学、数学之类的东西,臣等都看不懂,更无法教授给别人,臣以为这种专业的事情,还是要交给专业的人去做,不如我们想办法抓几个洋人传教士过来吧。”赛八仙倒不是推脱,而是他知道,这件事情对于东镇庙的重要性,怕给玩砸了。

传教士这东西也不好抓啊!

可若是赛八仙和李宗为他们如果都不行,还能靠谁呢?

而且就算是他们懂一些知识,让他们去具体操作,也不现实。

因为他们还负担着武官和孩童们的教育问题,还要负担着救民军的各种政务,这样下去会将他们累垮。

楚行知道,像是他们这个年纪的人,如果去吸收新的知识,然后再去传授给别人,大脑就会过热过载,然后困顿不堪。

想到这里,楚行就无比头疼。

不论什么时候,人才都是制约自己发展的平静啊!

像极了网游里面,明明自己等级够了,却非要有一些特殊材料,才能晋级一样。

楚行思索了再三之后,“本王一直命你和李宗为推广读书识字,这些人如何?”

救民军有夜校,承担着重要的责任,一来是宣扬反抗大明,加入救民军的重大意义,二来就是宣扬一直传统的中华文化美得,比如孝义,团结,友善,文明,这些都是思想建设的重要一步,第三则是扫除文盲。

因为指着大明朝提供文化人,是非常难得,所以不如自己培养。

赛八仙立刻回到:“确实有不少,可是这等人才,在咱们救民军之中非常稀缺,军方和文官都抢着用,目前让他们抄写公文,已经是有些捉襟见肘了。”

“而且他们也不配为人师表,到现在,三百千都没背熟的废物,怎么能去教授子弟呢。”

楚行的内心颇为崩溃,老子让你们给他们扫盲,只是为了让他们识字,不是让他们考科举!

关键是,大明也没法接受,有一支救民军的文官团队去科举啊!

楚行觉得自己必须扭正赛八仙的错误思想,别整天想着培养一堆秀才出来。

四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